<p class="ql-block">摘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研究聚焦于《红楼梦》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王熙凤,深入挖掘其管理策略与现代管理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王熙凤在荣国府管理活动的多维度剖析,包括组织协调、人事调配、财务把控以及危机应对等方面,探寻其管理艺术中蕴含的现代管理理念。研究表明,王熙凤的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高度契合,对当下企业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有望为现代管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管理艺术;现代管理;权变理论;激励理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王熙凤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才能,成为荣国府的核心管理者。她以精明果敢、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在错综复杂的封建家庭环境中,建立起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王熙凤的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理论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这不仅为解读这一经典文学形象开辟了新的视角,更为当代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启示。通过研究王熙凤的管理艺术,我们既能深入理解《红楼梦》所描绘的社会文化,也能从传统智慧中汲取营养,提升现代管理水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王熙凤的管理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1 组织协调能力: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详细记载,秦可卿去世后,宁国府事务繁杂,局面混乱。王熙凤接手协理事务后,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筵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幢幡;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禅僧们行香,放焰口,拜水忏;又有十三众尼僧,搭绣衣,靸红鞋,在灵前默诵接引诸咒,十分热闹。”面对如此复杂的丧葬仪式,王熙凤迅速梳理事务,明确分工:“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她将人员和物资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这与现代项目管理中依据项目目标和任务,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理念高度一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2 人事管理艺术:恩威并施,因才施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在人事管理上手段灵活,善于运用奖惩机制和因才用人。以平儿为例,书中多次描述平儿作为王熙凤得力助手的场景,如“平儿不拿别个,只拿住旺儿媳妇,抖出她私攒的利钱来”,平儿忠诚能干,王熙凤便委以重任,让她参与重要事务的管理,给予她相应的权力和地位。而对于那些偷奸耍滑的下人,王熙凤绝不姑息。在管理宁国府时,有下人迟到,王熙凤立即下令:“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当即打了二十板子,革了一个月银米。这种管理方式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相契合,既满足了员工维持基本生活和工作稳定的保健因素,又通过认可、晋升等激励因素,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团队整体绩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3 财务控制手段:成本控制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深知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在荣国府建立了严格的账目核查制度。她定期对收支情况进行梳理,防止财物流失。此外,她还通过放高利贷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弄权铁槛寺”一回中,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插手张金哥的婚事,间接导致两条人命丧生,虽遭人诟病,但也体现出她强烈的逐利意识。在现代财务管理中,企业同样追求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管理者通过制定预算、优化成本结构、拓展盈利渠道等方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王熙凤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实践,为现代管理者在财务控制上提供了一定的思考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4 危机处理智慧:快速反应与有效应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面对突发危机,王熙凤总能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处理贾瑞骚扰事件时,王熙凤假意迎合,设计捉弄贾瑞,“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王熙凤,满面陪笑,连连问好。王熙凤假意殷勤,让茶让坐,说道:‘你今儿怎么想起来到我这里来,太尊重我了。’”最终让贾瑞自食恶果,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避免了事态扩大。在应对尤二姐事件时,王熙凤先是“大闹宁国府”,占据道德制高点,随后将尤二姐接入府中,表面和善,暗中使坏,逐步瓦解尤二姐的生存空间,成功化解了潜在的家庭危机。这种危机处理方式与现代危机管理理论中强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原则相符。在现代社会,企业面临各种危机,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快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危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王熙凤管理艺术的现代启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1 权变管理的典范:灵活应对,适应变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在管理过程中,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调整管理策略。在处理不同事务以及应对不同性格的下属时,她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管理宁国府时,针对府中人员懒散、制度混乱的情况,她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严厉的手段进行管理;而在面对贾母等长辈时,她则表现得乖巧孝顺,投其所好。这种管理方式与现代权变理论的核心观点一致。现代管理者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组织内部情况复杂多变,只有像王熙凤一样,学会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策略,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2 情感管理的先驱:关注情感,凝聚团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尽管王熙凤以严厉著称,但她也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荣国府,她对贾母百般孝顺,对宝玉等人关心有加。她深知,与关键人物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如在贾母生日宴会上,王熙凤精心筹备,讨得贾母欢心。这启示现代管理者,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对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尊重员工的个性和价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3 执行力的楷模:决策果断,行动迅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在管理中决策果断,执行力强。一旦做出决定,便迅速付诸行动。在协理宁国府时,她对各项事务的安排和处理都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这种高效的执行力正是现代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所必需的。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机会稍纵即逝,企业的决策和执行速度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现代管理者应学习王熙凤的执行力,提高决策效率,确保各项工作迅速、有效地落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王熙凤管理方式的局限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尽管王熙凤的管理艺术有诸多可取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她的管理过于依赖个人权威,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旦失去权力,整个管理体系可能陷入混乱。在管理过程中,她的手段有时过于严苛,对下属缺乏宽容和理解,影响了团队的长期稳定性。此外,王熙凤缺乏战略眼光,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荣国府的长远发展。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她未能从家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导致家族内部矛盾激化。这些局限性提醒现代管理者,在学习王熙凤管理优点的同时,要避免重蹈覆辙,注重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关注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利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结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熙凤的管理艺术虽诞生于封建家庭环境,但其中蕴含的管理智慧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现代管理者可从她的管理实践中汲取组织协调、人事激励、财务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经验,同时规避其过于依赖人治、手段严苛等不足。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挖掘王熙凤管理艺术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契合点,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曹雪芹.《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周三多.《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p class="ql-block">[3]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4]赫茨伯格.《工作的激励因素》[M]. 北京:商务印书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