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三千年的智慧,渡生于苦海,作者/杨建良

作者/杨建良,国学大师

<p class="ql-block"><b>在人生的浩渺长河中,我们都如漂泊的行舟,时而被巨浪拍打得摇摇欲坠,时而陷入迷茫的迷雾,不知航向何方。而古老的《易经》,恰似一座闪耀在夜航中的灯塔,为深陷生活苦海的普通人指引着解脱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易经》之变:顺应人生起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易经》核心精髓在于一个“变”字。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流转变化,人生境遇亦复如是。普通人常常在遭遇挫折时,陷入沮丧、抗拒的情绪泥沼。工作突然失业,创业面临失败,感情遭遇危机,这些变故如同汹涌暗流,轻易将人卷入绝望深渊。然而,《易经》启示我们,变化是常态,唯有顺应才能寻得生机。就如乾卦中的“初九,潜龙勿用”,当力量尚微时,要懂得蛰伏、积蓄能量,而非贸然行动。商业巨擘李嘉诚,早年创业时历经诸多不顺,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但他深谙“潜龙勿用”之道,默默积累行业经验,钻研市场需求,在蛰伏中等待时机。当香港经济腾飞的大势来临,他果断出手,投资房地产等领域,一举奠定商业帝国根基。又如,一位普通职场人在公司架构调整中不幸失业,起初满心焦虑,后领悟《易经》智慧,静下心来学习热门的数字化营销技能,为未来重新出发做足准备。顺应变化,是在苦海中稳住船身的第一要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阴阳平衡:调和内心冲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生活的苦海,有一半源自外在困境,另一半则来自内心的失衡。我们内心常充斥着欲望与现实的矛盾、进取与退缩的挣扎,犹如阴阳失调,让人心力交瘁。《易经》所强调的阴阳平衡理念,为化解内心冲突提供了妙方。在追求事业成功时,过度的功利心(阳)可能让人迷失自我,忽略家庭、健康等“阴”性层面。马云,在缔造阿里巴巴商业传奇的征程中,虽忙碌于拓展业务版图,但也注重团队文化建设(阴柔的凝聚力量),关心员工生活,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实现事业与生活的和谐共进。面对抉择犹豫不定,阳刚的果断决策与阴柔的谨慎考量应相互配合,权衡利弊,而非偏执一端。一位创业者在产品研发方向上举棋不定,通过研习《易经》,明白需阴阳结合,一方面大胆采用新技术(阳),另一方面充分调研市场反馈(阴),如此方能在内心构建起平和稳定的秩序,无惧风浪侵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卦象指引:明晰人生方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一个卦象都是生活场景的缩影,为我们答疑解惑,照亮前行之路。当我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易经》的卦象能给予精准提示。比如,有人纠结于是否要转换职业赛道,求得“蒙卦”,其卦象寓意启蒙、探索,暗示当下虽迷茫,但蕴含成长契机,可大胆尝试新领域知识,开启职业新旅程。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在大学休学期间游历印度,陷入人生迷茫,回国后接触《易经》,占得一卦,卦象启示他要专注于内心热爱之事。于是他回归初心,投身计算机领域,凭借对科技与美学的极致追求,开创了苹果辉煌时代。又若感情生活陷入混沌,占得“咸卦”,象征着感应、互动,提醒要注重双方情感交流沟通,放下自我中心,以真心换真心,修复感情裂痕。这些卦象并非迷信的占卜,而是基于深刻人生智慧的指引,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锚定方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品德修养:筑牢渡海根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易经》反复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它是我们抵御生活苦难的坚实盾牌。身处困境,怨天尤人只会让苦海更加汹涌;而秉持《易经》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困境反而成为砥砺德行的磨刀石。面对生活挫折,以坚韧不拔之志(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用宽容善良之心(厚德载物)对待他人,哪怕身负重压,也能赢得他人尊重与支持。华为公司在遭遇国外技术封锁等重重困难时,全体员工秉持自强不息精神,加大研发投入,攻克芯片等核心技术难题;同时,以厚德载物胸怀,与全球合作伙伴共享成果,共同成长。在团队合作中,发扬谦逊、诚信等品德,凝聚力量共克时艰;在邻里相处中,践行和睦、互助美德,营造温馨生活氛围。良好品德修养,不仅助力当下脱困,更为人生长远发展铺就坦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杨建良特约教授,一位深谙《易经》智慧的学者,他站在人生的舞台中央,以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曾在学术研究中遭遇瓶颈,却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他以“厚德载物”的胸怀,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共同体的进步。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品德修养并非遥不可及的高谈阔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准则。正如《易经》所言:“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生的旅途中,唯有品德修养才能成为我们最可靠的依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对于普通人而言,《易经》不是晦涩难懂的古籍,而是实用的生活指南。它用深邃智慧教会我们顺应变化、平衡内心、明辨方向、修养品德,在生活苦海中稳掌舵盘,乘风破浪,驶向幸福彼岸。当我们打开《易经》这座智慧宝库,汲取力量,便开启了一场自我救赎与成长的非凡旅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