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东汉诸多隶书作品中,人们为什么要把《石门颂》作为一个经典作品来看待?有人称《石门颂》是隶书中的草书,也有人说它是“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这些说法,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一方面是受到《石门颂》书法的好处而吸引去学,另一方面,它也有学习上的困难,例如清代学者张祖翼认为,“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这就说明了学习《石门颂》的难处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诸多隶书作品中,《石门颂》自有它非常特殊的一些特点,比如笔法与字形既是基础学习的基本技法,也是今后书法创作的根本所在。当代一些隶书名家,都把《石门颂》作为学习隶书书法的重要教材而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石门颂》为什么会是隶书书法中的经典之作?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p> <p class="ql-block">以《曹全碑》、《华山碑》为正宗的那种起伏分明的用笔方法和点画形态,在《石门颂》中并不怎么讲究,因为它是刻在高低不平的粗糙岩面上的,书写者也无法写得精丽,加上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一种具有朦胧之美的神韵。清刘熙载云: “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书概》)正是此石刻都具备的,尤其在用笔上具有篆意,尤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前人评此石刻是隶中之草,与其它汉碑相较,确可看出其纵横变化更为突出。由于这是刻在石壁上的缘故,不可能像丰碑巨碣那样作精雕细刻,只能依着岩面的起伏作点画的权变安排。置之险地而后生,反得意外之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