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让他三尺又何妨

木鱼

<p class="ql-block">  宽容,是生存的智慧,也是美德和修养的外在彰显。真诚的友谊离不开宽容的滋养;和睦的家庭,需要以宽容为基石;祥和的社会,更要以宽容为重要支撑。“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宽容可让友谊愈发醇厚,使亲情更加温馨,令社会越来越和谐。</p> <p class="ql-block">  提及宽容,就会想到那则广为流传的“六尺巷”故事:清康熙年间, 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他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市城内,与吴家相邻。两家院落间有一条供出入使用的小巷。后来吴家砌筑围墙,想要占用这条小巷,由此与张家起了纠纷。张英家人赶忙飞书京城,盼望相爷能出面“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只是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了三尺宅基地,邻家见张英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六尺巷”就此形成。这条全长100米、宽仅六尺的巷子,在人们心中却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巷子,它见证着中华民族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都会由衷地对张英“宰相肚里能行船”的度量钦佩不已。然而,身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似乎很难拥有宰相般的胸怀。特别是在感觉自己受了委屈,还要不计前嫌,去宽容得罪、羞辱过自己的人,实在是难上加难。</p> <p class="ql-block">  记得年轻时,我也曾血气方刚,与邻里发生过一场争斗。<span style="font-size:18px;">邻居拆建房之前,我们双方事先有约,并无矛盾。</span>可是邻居中途变卦,硬是在不该开窗的地方开了窗。与其交涉,毫无结果。我痛恨对方的蛮横,不遵守约定,一时头脑发热,哪里还顾得上宽容礼让,带了几个好友就去讨个说法,双方言语激烈,结果演变成一场斗殴,一位伙伴还被打得头破血流。后来经过调解,对方封堵了窗户,赔偿了医药费。从那以后,我和该邻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同陌路</span>,不再往来。</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过去了,岁月的磨砺让我年轻时的锋芒渐渐褪去,待人接物的心态也日趋平和。如今回想那场针锋相对的邻里纷争,更多的是觉得当时的自己偏执又冲动。即便是邻家背弃约定有错在先,但要是我能冷静应对,多一些宽容忍让,通过多种渠道沟通,不把事态扩大,至少不会酿成流血的后果。这场令人难堪的冲突,导致伙伴头部受伤,邻里关系变得冷漠,至今我对此事难以释怀,内心满是愧疚。</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只有真诚地对待他人,宽容他人的过错,懂得退让,才能彰显大气;学会包容,方显大度。“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心中若有一条“六尺巷”,让人三尺又何妨!</p> <p class="ql-block">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境界。宽容别人,有时就得委屈自己。“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要有一种平和谦让的心态,不苛求别人,不放纵自己。正如《菜根谭》所言:“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或许这“留一步”和“减三分”,会给待人处事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p> <p class="ql-block">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也是为了前进。有一则寓言就阐释了这个道理:两只山羊在一座独木桥上相遇,桥下水流湍急,桥面十分狭窄,两只山羊无法同时通过,却都不肯退让,而在桥上拼命抵撞,最终双双跌落,被汹涌的河水吞没。</p> <p class="ql-block">  宽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一位老妈妈在金婚纪念日,公开了自己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从结婚那天起,她就承诺允许丈夫犯10条缺点,只要是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条,她都愿意原谅。有人问:“这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老妈妈回答:“50年来,其实我始终没有具体罗列这10条缺点。每当丈夫做错了事,让人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会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他犯的正是我可以原谅的10条错误中的一条。”</p> <p class="ql-block">  世界之大,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是有情感的,个性各异、阅不同,都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认同感,正所谓“千人千面,各有所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有的错误是主观造成的,有的是无意间犯下的,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的矛盾、误会,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倘若每个人都以宽广的胸怀,把宽容当作“润滑剂”,相信许多摩擦和纷争都会减少。或许这样做,自己有时会感到委屈,但请相信: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p> <p class="ql-block">  “让他三尺又何妨”,宽容的美德千古流传。生活的经历是一本教科书,真切地告诉人们:人与人的相处,若能以宽容为基石,社会便宛如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朋友间的交往,当宽容成为彼此默契的桥梁,友情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夫妻之间,若能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定能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携手并肩,相伴走过岁岁年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2009年3月初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文章链接:</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r4vvvu"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一聊答真神预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8hmoe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聊戏侃:找回男性的倾向</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文:选自木鱼《云水禅心》散文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图: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背景音乐:斯兰 《六尺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