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邦翰墨】自我陶醉

为你开心

书法家自我陶醉最典型的莫过两种。<br> <b>一种是得其所妙而自我陶醉。</b>上下求索,沙里淘金,终有所获。博采众长,广取薄收,偶然有得。都是每一个痴迷书法的人梦寐以求的,能不自我淘醉。学海无涯,陶醉也须有节制,否则,会让脑袋长期兴奋,得一斑而误以窥得全豹,让学习停滞,让思维停滞,往高处走往深处走的路径不再清晰,绝大多数人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后便固步自封了。<br> <b>一种是自以为得其所妙而自我陶醉。</b>这是一种虚幻的得其妙的陶醉,是误以为得其妙,辨别不了什么是妙,即是对照碑帖知道其妙,手下却不能用,认识与实践分离,所谓眼高手低是也。眼高手低好不好,说好,是因为认识在提高,基础建设得好,能付诸实践,再好不过。说不好,往往会误以为有点认识了就是实践高了,典型的坐而论道,但相当普遍,混淆模糊了认识和实践,反而于提高实践不利,阻断了提高的通道。<br> 当然,可以在取法的路上陶醉于别人作品的气质、神韵和境界,思接千古,神游万刃。当然,没有敏锐的感觉、切肤的笔墨实践、超级的想象力也是很难的。<br> 有人陶醉到把别人场面上应酬的话都当作真言到处吹嘘,有人在单位当了个小头目装威风惯了在任何场所都继续装,有人演戏时间长了分不清戏里戏外把达官显贵的角色当现实,有人跟名人同桌吃了一顿饭就觉得自己也是名人了,诸如此类,都是自我陶醉而不知清醒为何物的具体表现。<br> 自我陶醉时,往往会特别开心,特别自负,特别自大,忘乎所以,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不把整个世界放在眼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许是好事,但在创作完成后,仍然保持这种状态,也许就不那么好了,对于一个严肃认真的艺术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于学习过程,自我陶醉会轻易扰乱自己的神经,把浅显的当作深奥,把平俗当作崇高,让自己迷失方向,变得自大而盲目。<br> 自我陶醉容易滑向一叶障目。书法不仅需要痴迷和激情,清醒、理智和反省也很重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魏翰邦作品欣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