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神奇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一股力量驱使,带着点忽悠的意味,走进2025丽水马拉松。之前距离丽水马拉松最近那次是以啦啦队的身份去为参赛的驴友加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懵懵懂懂地下了报名的决定,跌跌撞撞地报名成功。一开始简单地以为跑步是一加一加一,慢慢跑着就能到了,无知者无畏。以为报名成功到比赛开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总可以去练练的。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只跑了两次,一次八公里,后一次还不到八公里,几乎是没有训练的裸赛。做好随时退赛的准备迎来了马拉松比赛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期待中带点激动,来到丽水体育馆,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感觉很新奇又有点紧张,牢牢跟住同去的跑友。门口两队志愿者手里拿着拍拍手,边拍边喊着“欢迎欢迎”,浓浓的节日氛围,感觉好像不是比赛,是来参加一个活动。抬头左右看看,有点想询问的意思,志愿者就来告诉你往哪走了,手册里学来的领物资步骤都不要再去想了,每一步都有志愿者指引。按顺序领了参赛物资,到门口碰到常参加比赛的跑友说薅了很多羊毛,我还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再进去扫了些二维码,领了啤酒牛奶,好像赚了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几个约伴一起参加比赛的都是首次参加,只能求助攻略。攻略上说要在起跑前三小时起床,要吃些什么,做些什么运动讲得很详细,我们都尽量想办法照着做。天没亮来到市政府门口,那里才有零星的几个人,在做着简单的热身运动,在寻找着自己的同伴。后来人越聚越多,有很多拿着旗子,拍照留念是必备动作。我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同伴,好几天前微信群里就说要在市政府前拍合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拍完照后跟着人流来到检录区,已经有很多人了,检录存包上厕所,都在忙乱而有序地进行着。到这里等于上了跑道了,只等7点钟的发令枪响。跟着伙伴挤到第一排,在人群中大家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着跳跃的动作,当做热身运动了,虽然身体一点也没热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发令枪响,两万名运动员朝着自己的目标出发了。有的为前三而去,有的是为自己的PB而去,更多的是以完赛为目标。有经验的跑友提醒我们几个首跑的,一开始不要求速度,按自己的节奏跑,到后程再根据体力情况而定。可在人群中跟着大家不自觉地就会加快速度,比平时的速度都要快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万人一起跑,看着很热闹,有时也是寂寞的。有不少人从身边超过,也超过很多人,都顾自己跑着。边上没有群众呐喊助威时,只听见运动员的脚步声。脚步声很齐的时候会给予力量,脚步声互相推着带着往前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听着同伴悦动圈报的路程和配速,一公里一公里地数,五公里五公里地盼。看到五公里的医疗点补给点,是晨跑时到善水桥的路程,到十公里时感觉到伏叶了,十一公里处好像是到大均了。也不管后面的边上的人,几乎是目不斜视,只注意硬硬的路面和自己的脚。赛道美不美都和我无关,偶尔抬头看看到了哪里,其实到哪不重要,关键是跑了几公里。十五公里之后感觉脚重起来,快到十八公里时,正好是上坡,脚重得拉不动了,就想停下来休息。听到旁边有人说上坡了低头看路面,我也学着做,这时的注意力都在双腿上。想咬牙凭着意志坚持到最后,和同伴一起冲过终点线。又想还是保护一下自己,本来目标就是完赛,最后三公里走着也能完成目标了。停下来走了一小段,又怕走的多了更难跑起来,又艰难迈开腿跑起来,速度已是大不如前了。再跑一段,感觉肚子饿,也没想到吃能量胶。回忆起刚过补给站的有趣的镜头,问身边的伙伴香蕉要么,同伴摆摆手,我以为叫我也不要吃,补给点一晃而过。如果有点补给,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答案只能交给“如果”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次的跑马,就像“小马过河”,大家的意见都听,觉得大家的意见都是对的。有人说补给点水不能喝太多,喝多了肚子咚咚水在响,我不敢多喝水。“急救跑者”倒是提醒喝能量胶了,伸手摸出的是电解质,冻僵的手后来也不想去动了。到最后一个补给点时,看到面包,肚子更饿了,才想到可能是肚子饿才没力气,拿了面包边走边吃。看到边上也有人在走的,心也安定一点。平时走路时看别人跑步觉得跑的慢,现在自己跑着看,觉得别人跑步很快,一个个从身边超过。这时2:15兔子上来了,边上跟着一群人,我也想跟着兔子跑到最后,脚已不听使唤。到了直道,听到主席台的音乐,离终点越来越近了。只剩最后三百米了,一步一步数着跑。撕开雨衣,露出号码牌,冲过终点,想举手庆祝一下,双手也很重了。半马完赛,一次不一样的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冷,是这次马拉松的主题。双手冻僵拿不出腰包里的能量棒,终点处有人失温晕倒在地,体育馆附近随处可见穿着短裤背心冻的瑟瑟发抖的运动员,冷是运动员见面互相打招呼最好的话语,领跑的兔子跑到边上找毯子。赛后听到全程马拉松还有更冷的故事。一杯热茶好像救了条命,冷的直接想放弃。这样的天气,能完赛更显不易,成绩已经是次要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半马好像是一个熔炉,炼出来之后走在大街上见谁都想说我是跑马回来的。第二天大腿肌肉还是很痛,下楼要跳,坐凳子要手扶。半马之后一定要有庆功宴,总结一下比赛经验,梳理一下比赛中的不足,说说首马完赛的激动,还要大展下次马拉松的宏图。比赛之前伙伴住一起的“家庭”,赛后没有吃到的卷饼,回忆里的冷没有了狰狞的面目,路上的积水也是有趣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庆功宴上,有人畅想明年的丽马了,想着破二了。有人说破二是很多马拉松跑者的目标,开始跑了就想往上提成绩。可能体育就是这样,进0.01也是进。有人说跑马就是和自己比赛,逼着自己平时也练起来,保持好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莲都马拉松马上就到了,有了一次跑马的经历后倒是有点担心起来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