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曲江池遗址北面的乐游原上,即唐长安城的新昌坊南隅,占地120亩。</p><p class="ql-block"> 西安青龙寺遗址博物馆是西安市政府2010年重点工程项目的后续工程之一,是青龙寺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坐落于青龙寺遗址公园古原楼广场,由仿唐式古建主楼、东西配楼和古原楼广场组成,总建筑面积3164平方米,陈展面积848平方米,共分3层。陈列内容主要以唐青龙寺对外文化交流为主线,突出展示了青龙寺遗址出土文物及古今中日文化交流等相关实物。</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对于笔者而言,并不陌生,在因为八十年代初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就距离“青龙寺遗址”并不远,由于特殊的原因,我经常从“青龙寺遗址”门前路过,只不过那个时候,它就仅仅是一间旧屋,门前立了一块水泥碑,上书“青龙寺”三个字,而且淹没在整个村子住宅之中···。</p> <p class="ql-block"> 1982年5月,在青龙寺遗址上,修建了空海纪念碑,后又修建了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和一些仿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198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整理青龙寺遗址保管所。</p><p class="ql-block"> 1984年2月,青龙寺四号殿堂复原成功,是西安市第一座再现历史环境的复原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在原青龙寺遗址上开始恢复建设仿唐建筑“青龙寺”,当年日本佛教协会及一些民间团体也出资恢复建设。</p><p class="ql-block"> 1985年,日方在日本国搜集全国名品樱花11个品种赠与青龙寺遗址景区进行栽植。 </p><p class="ql-block"> 1997年11月17日(佛诞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将青龙寺西院移交佛教管理,从此恢复宗教活动。东院仍作为文化遗产由西安市文物局管理。</p> <p class="ql-block"> 2005年,西安市政府建设乐游原历史文化公园(青龙寺遗址保护项目)。</p><p class="ql-block"> 2009年至2011年12月,青龙寺遗址景区建设成了集遗址保护、生态改善、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园。</p><p class="ql-block"> 2011年12月30日,青龙寺遗址景区(原乐游原历史文化公园)建成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青龙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地处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 </p><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分为西院和东院寺庙两个部分,其中西院部分是花园,建成两层配殿共19间,种满了樱花、枫树、丁香等各类植物,主要建筑是云峰阁;东院寺庙部分则主要是惠果空海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始建于隋而盛于唐。历史上曾有诸多外国僧人来此求法,日本的“入唐八家”中有六人入青龙寺学习。其中,空海在唐期间广泛学习中国文化、艺术、科技等知识,归国后创立真言宗,成为日本东密开山祖师。</p> 青龙寺曾是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诃陵国僧人辨弘、新罗僧人惠日等从惠果大师学习密宗教法之地。 该馆通过陈列青龙寺遗址出土文物、建筑遗存等实物, 展示了隋唐时期的中日、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p class="ql-block"> 今日在青龙寺拍照采风,恰逢寺内正在举行一场放生法会,众多信众跟随方丈、法师等一起诵经,祈福万物平等、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 方丈手持法瓶、点泼圣水,为所有生灵祈福~~~。</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地处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极盛于唐代中期。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p><p class="ql-block"> 9世纪初至中叶,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请益僧”往来长安较多,空海、圆行、惠远、圆真、宗睿等人曾在青龙寺求法,青龙寺成了向外传播佛教密宗较有影响的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僧人辨弘,新罗僧人惠日、悟真也曾从惠果学习密宗教法。</p> <p class="ql-block"> 空海(号弘法大师)学习密宗真谛。后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遗址公园内的景观园林设计,汲取了唐代建筑风格,并借鉴了日本园林元素,其中的石刻、摆件、小品等,都格外彰显着“精致”。</p> 蓝天下唐代风格的斗拱屋檐下樱花点缀···。 <p class="ql-block"> 空海纪念碑,纪念碑由碑座、碑身、碑顶、栏板及周围四个圆形石灯组成。碑高10米,通体采用汉白玉而制。碑身以大雁塔为楷模,以空海坐像的形态为基础,青砖出檐,分为三层。碑顶是密宗所特有的法器造型“五轮塔”,自下而上依次代表地、水、火、风、空。外围栏板上刻有的波浪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遗址公园是由著名古代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先生主导设计的。寺内的樱花品种(据我所知)在西安地区是最多的,是在建筑初期,由日本佛教协会捐赠的,选自日本较为著名的品种11种。</p> <p class="ql-block"> 樱花与古建筑相映成辉···。</p><p class="ql-block"> 樱花是蔷薇科、樱亚属植物。是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的统称。樱花品种相当繁多,数目有300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p> <p class="ql-block"> 杨贵妃樱:花、叶子同时开放,嫩芽褐色带黄绿。花序伞房状3-4朵花,倒挂金钟形花瓣,花瓣15-20枚,小形重瓣,呈波浪形,花色淡粉红色,花径3.8-4.6cm,花蕾长须顶部金黄。</p> 松月樱:是美艳的晚樱一个变种。花叶同开,嫩叶绿色。花蕾红色,随着花朵开放粉红、粉白渐变为白色,重瓣,花瓣约30枚,花径5cm,花梗细长,花下垂,雌蕊叶花。 三宝大殿牌匾前的樱花,似乎也有了一种禅意···。 大殿屋檐下的樱花。 樱花丛中的禅意屋檐···。 大殿门前的樱花···。 飞寒樱:先花后长叶。花瓣5枚,单瓣花,亮粉红色;花大,花径3.8-4.5cm,花态开张,盛开5片花瓣,分离而平展于同一个平面上;盛开时花儿朵朵犹如粉蝶满园飞舞,美丽动人。 思川樱:先开花后长叶子或花叶齐放。花瓣8-12枚左右,重瓣,花蕾红色,花粉红色,萼筒肿大被毛。 蝴蝶樱:先花后叶开放或花叶同开。叶有叶柄和脱落的托叶,花常数朵着生在伞形、伞房状或短总状花序上,萼筒钟状或管状,萼片反折或直立开张;花瓣单瓣,花瓣色边粉红至白色,先端圆钝、微缺或深裂。 <p class="ql-block"> 染井吉野樱:五枚花瓣,单瓣,花朵刚绽放时是淡粉色,完全开放时会逐渐转白,是国内高档樱花杂交品种。</p> 寒绯樱:又称:钟花樱。顾名思义即:开在寒冷早春的红樱花。先花后长叶。开花时花瓣呈下垂状开放,吊钟状,单瓣,伞形花序3-5朵,花色深紫红色,萼筒钟状,萼片直立开张。 八重红枝垂樱:先开花后长叶或同时开放,春芽绿色。花瓣20-23枚,外瓣较飞舞的重瓣花;花初开红色,盛开为粉白色。 1986年,西安青龙寺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植于寺院。青龙寺有最齐全的樱花品种,最悠久的樱花种植历史,最珍贵的樱花文化。 在一个月的樱花季里,早期的彼岸樱、八枝垂樱、野生樱、染井吉野,中期的一叶、杨贵妃、郁金、松月,晚期的普贤像等十几个品种的樱花将依次开放。 2022年,青龙寺入选全国十大樱花地。 现在正值樱花开放季,青龙寺遗址公园也举行观赏樱花主题游园活动,因此,游人如织,还须进行网上预约方能入园,而周六、周日两天的预约早已经被预约一空···。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需要预约,但是,我今天去的特别早、恰到好处,八点半开园,我八点三十五分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预约,所以不能入园,我只能表示遗憾的站在入口边上,当时入园的游人并不多,一位戴眼镜的志愿者,在我恳切解释下,终于对我放行···。</p> 含苞待放的樱花···。 古建飞檐、红灯笼、粉樱花···。 <p class="ql-block"> 大岛樱。</p><p class="ql-block"> 樱花盛开的季节···。</p> 八重红枝垂樱···。 白妙樱:花叶同开,嫩叶浅褐色。花重瓣10-20枚,白色花,瓣质较厚,花态圆满,外层花瓣平展,内层花瓣皱褶;花萼绿色。 <p class="ql-block"> 整个拍摄青龙寺&樱花的采风,进行了一个上午,直到中午时分,才依依不舍离去,因为还有几个品种的樱花没有找到,但是,游人太多。我又是挤占了一个名额进去的,所以,只好先行离开,希望周内可以再去拍摄···。</p> 青龙寺作为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一部分,是西安市主城区内进行考古发掘的唐代佛寺遗址之一,同时以该遗址为核心建立遗址公园。它在地理位置上与大雁塔、曲江池相近,构成稳固的唐文化三角区,与城内其他唐代遗址、遗迹共同构成西安市唐代历史的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