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5日报道,一个美国科学家团队发现,<b>人类肠道中的一种细菌与抑郁症的发作之间存在“可能的因果关系”</b>。</p><p class="ql-block"> 这项研究由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展。研究指出,“<b>潜在的分子机制”将肠道细菌摩氏摩根菌与重度抑郁症联系到一起。</b></p><p class="ql-block"><b> </b>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此前数年发表的研究已经发现<b>,两者之间存在令人信服的联系。</b>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确定,这种细菌是否帮助引发了抑郁症,抑郁症是否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或者是否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研究人员发现,<b>某些洗涤剂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二乙醇胺有时会取代细菌在肠道中制造的一种分子中的糖醇。这继而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释放出被称为细胞因子的炎症蛋白。</b>慢性炎症会推动许多疾病的发展,且与抑郁症有关。</p><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的乔恩·克拉迪说:“有传闻称肠道微生物群与抑郁症有关。这项研究则更进一步,有助于真正了解这种联系背后的分子机制。”他认为,根据这些研究结果<b>,抑郁症</b>——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可被归类为自身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相应地加以治疗。参与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过去发现,特定的肠道细菌不仅与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有关,还与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