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的农村,最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事儿,可能就是看娶媳妇闹新房了。 </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一个冬天夜里,我们在学校里晚自习。因为这天村里一户人家娶媳妇儿,大家盼望着早点下课去看新媳妇闹新房,教室里叽叽喳喳窃窃私语。有心的学生,开始悄悄的用蜡烛制作火炬。大家用教室后面给炉子生火用的玉米棒槌,把蜡烛油化在后面。等着下了课,点起火来,举过头顶,如同火炬。大家沿着村里河边小路,鱼贯而行,如同火龙,蜿蜒起伏。 </p><p class="ql-block"> 到了新郎家,几盏嘠斯灯把院子照得雪亮。院子中间摆着桌子和喜糖喜饼,还在进行闹新房仪式,文明而又从容。随着学生们的加入,平静的现场好像暗流涌入湖塘,立刻搅起了波浪。几个调皮的捣蛋鬼,用手去锅底掏上几把灰,不动声色的挨近新娘子,趁着旁边有人大呼小叫转移注意力,一把摸向新娘的脸蛋。几个指头印滑过去,新娘立刻变成了大花脸。新娘子突然被人摸了脸,仓惶间回头张望,人们看见几抹黑灰印上了新娘子白白净净的脸庞,分外滑稽。从周围人群爆笑声里,新娘知道自己肯定被花了脸,又羞又气,便想去屋里照照镜子洗洗脸。但是人群簇动,都是些皮孩子围在身边,新娘在人群里脚不沾地。这时候,在新娘子的惊叫声中,又有小手抹了上去。顿时,新娘子变成了黑包公。人群里笑声如雷,老人们在外面看着笑着,孩子们在新娘周围挤来挤去。担任保护工作的小姑子们奋力拼搏,勇敢的搭成人墙护卫在新嫂子的身旁。 </p><p class="ql-block">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村里年长者挥挥手,喝止几个闹得过分的半大小子,人群就慢慢的静下来。几个伴娘保护着新娘去洗脸补妆,村里帮忙的开始收拾桌椅板凳,闹新房的人渐渐散去。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由近及远,逐渐消失。 </p><p class="ql-block"> 村里开始恢复往日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