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篇(8)篁岭古村油菜花海

海纳百川

<p class="ql-block">  那是2017年7月初,我们从广东惠州办事回来到南昌玩儿了一天后本想就近再到婺源、景德镇去看看然后游一趟黄山再回来,但事与愿违婺源发大水,景德镇也没去上!7月初南方的学生已经开始放假,去黄山的火车票也没有买到,只好又去了武汉。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报团旅游婺源、景德镇、黄山竟捆绑在一起送给了我们,真是天赐良机。</p><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正是婺源油菜花开的旺盛期,我们来到了久违的篁岭坐缆车八分钟便来到山上,眼望山腰梯田油菜,山下一片盆地到处都是盛开的油菜花,组成了一幅精美的油画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梯田花开正旺,满地一片金黄,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精神豁然开朗,很是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座斜拉桥我们先来到一处观景台,俯瞰油菜花开的盛景。说来也巧观景台不远的前方还有一棵玉兰花树,花开正旺,满树的玉兰花好像是与油菜花争奇斗艳,也像是在向人们招手,吸引来了不少游人争相在这里留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了这个打卡点,回头才发现观景台对面的梯田里有不少人在哪里游走,我们寻路在离斜拉桥不远找到了通向对面的道路,不仅在梯田里找到了拍照空间里的最佳位置,而且还发现在盆地底部的中间位置还有一处就像一颗心的水塘造型,心的中间还有一个水上平台似荷叶漂在水面,一条水上栈桥就像一条白带直接通向荷叶上面,又像一条绳索牵住了一颗洁白无瑕的心,很有意境。</p><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原路返回,沿着盆地右侧的山坡土路一边走路一边赏景,又走了大约1000米左右后登右侧石阶上行来到篁岭小镇。</p> <p class="ql-block">  篁岭实际就是个徽派建筑群的原始古村落。我们从篁岭牌坊进入这里唯一的一条古街,没想到这里人来人往游客很多,还很热闹!街道两边都是小吃店铺,吸引着很多游客驻足品尝。时至中午我们也在这里对付一口,就开始顺着右侧的石阶继续上行去观看篁岭古村落的另一番模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怡心楼</span>建于光绪三十四年,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在粉黛无颜的徽州古建中是难得一见,因房子原主人在北方经商,把当地彩绘风格带到婺源。怡心楼前堂顶上为藻井结构,这在民居中十分罕见,楼上现打造成徽州民间传统婚房。墙壁贴着大红双喜字,桌台上摆着有些古老的物件,看上去即古朴又喜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五桂堂</span>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希例四代都是单传。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到后来曹希例则育有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二百多人,繁衍成篁岭曹氏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一直延续至今。当地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同时,寄寓“五子登科、子孙满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桂堂分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后堂与厨房连在一起。如今,晒秋大妈在做婺源特色小吃: 清明粿。</p><p class="ql-block"> 古代住房有讲究。主人住在楼下东厢房后间,也就是所谓的老爷房。老爷房前间是公子房。西厢房是客房,小姐的闺房与丫鬟房安排在楼上。楼上的窗户打开不仅可以近看街景,还可以眺望远处的梯田花海。</p> <p class="ql-block">  穿过晒工坊登高望远眼前一亮,婺源篁岭最美乡村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清一色白墙灰瓦马头墙徽派的民间建筑群错落有序的排列在山坡上,视野开阔很是新奇养眼。</p> <p class="ql-block">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不仅名不虚传,而且这里的晒秋也是当地的一绝。看上去不仅具有一定的美感,还真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