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山东省烟台市的龙泉镇,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河北崖村。这个村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村里现存胡同24条,被称为“二十四胡同村”</p> <p class="ql-block">河北崖村的建立源于赵氏五兄弟的智慧与勇气。当时,人烟稀少、山多林密、狼虫野兽频繁出没的环境,使得他们为了安全和保护家园,共同商议决定采用胡同式的相对封闭院落民居格局。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胡同村景观。</p> <p class="ql-block">24条胡同并排排列而成,每条胡同里住着三五家到七八家不等的居民。这些胡同之间并不相通,每户的院子都朝东侧的胡同开门,因此大多数院子都没有东厢房,只有西厢。每条胡同的临街出入口和胡同内的过道都设有大门,村子东西大街的尽端也设有两个大门把守。傍晚时分,各处大门关闭,整个村庄处于封闭状态。这种设计显示出我们的先人在保护安全方面具有非凡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胡同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显示出村民对胡同的重视和尊重。这些名字不仅展示了明朝时期村庄建筑的特点,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面对危险和保护自己安全的智慧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赵氏家族先祖们留下来的。赵家这一支是从明代洪武年间就在牟平落户,但直到八世祖赵应祥开始,大概是明末明熹宗的时候,才在现在的地址建村,定居下来。</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时候,家家户户有三道大门守护安全,第一道是胡同门,第二道是院门,第三道是屋门,现在把胡同南北临街的过道门都拆掉了,只剩后两道门了。而且大多数房屋因为年久失修。</p> <p class="ql-block">跟北京的胡同相比,河北崖村的胡同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胡同进门处通常用小臂粗细的若干根木头、插在两侧墙壁一人多高处,形成一个简易的储物空间。上面一般放点柴火、高粱杆之类的东西,十分实用又节约空间。</p> <p class="ql-block">二是胡同特别长且直。北京的胡同就曲里拐弯的,可能有些风水上的讲究,也可能是后来住户比较多,每家放些杂物,就导致胡同很少干净平直。</p> <p class="ql-block">胡同村里最出名的是雁亭公的胡同。雁亭公是清末人士,民国时期在烟台做生意,挣下了不错的家底,是村里的大户。他家的房屋是一进胡同,略向右拐,并不像其他的胡同直来直去的,而且据说他还在胡同外建造了一道墙,墙外立了大石碑,上写:泰山石敢当,用来驱邪挡煞。</p> <p class="ql-block">河北崖村建于 1615 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村庄依山傍水,风光秀美,空气清新。</p><p class="ql-block">先后获得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好客山东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已有400多年历史。 据《赵氏谱书》记载, 当年赵氏五兄弟来此建村, 此处人烟稀少, 山多林密, 常有狼虫野兽出没, 再加上商人、兵丁、流民与盗匪等, 常有不确定的危险。 出于防护安全和长远考虑, 村里人合议采用胡同式相对封闭的院落民居格局, 代代沿续, 就形成了胡同村。</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于牟平区龙泉镇河北崖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