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识灵寿羊汤,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那个时候从市里到灵寿县城出差,远远没有现在便捷,有公车时要走石闫公路然后借道黄壁庄水库大坝到灵寿县城,如果乘坐公共汽车(那时候叫长途班车),则需要走107国道到正定汽车站,然后走201省道到灵寿汽车站。</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的灵寿汽车站,虽然占据县城中心,但相当简陋。灵寿县城也就东西向一条称得上大街的大街,汽车站座落在大街北侧,出车站门口向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路边主要的吃食,就是羊汤和缸炉烧饼。</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大多已经模糊,一直清晰印记在脑子里的,羊汤算是一样。尤其是冬天的县城,支起的一口大锅下面煤火正旺,锅里羊骨头煮的雪白,蒸腾的热气给人暖暖的感觉。有时候班车晚了,到县城也就晌午了,下车来一碗羊汤两个烧饼,中午饭就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羊牙汤,是北方地区分布广泛的吃食。晋陕地区有羊杂割,河北承德有平泉羊汤、沧州有独具特色的羊肠子,等等,都是用羊杂做食材。</p><p class="ql-block"> 灵寿羊杂汤,有自己独到之处。首先,羊牙汤是清汤,不加任何调料,哪怕是盐。店家端上来的羊杂汤,需要客人依照自己的的口味加入食盐,醋,辣椒粉、胡椒粉等调味料。其次是羊杂的煮制方法独特,一口大铁锅,羊骨头,羊下水,再加上一块雪白的羊油脂,大火熬煮。只见锅内奶白色的肉汤翻滚,羊骨头被煮的雪白,羊肚,羊肝,羊肠子,羊头,煮到软烂,捞出来切碎,就成了羊杂。三是羊牙汤锅里不放任何佐料,只有羊杂自身原始的鲜香味道。而这种味道绝对没有人们常说的“下水味儿”。</p> <p class="ql-block"> 店家只要一开张,那口煮羊杂的大锅永远是滚开,诱人的奶白色汤汁在锅中奔腾,散发着热烈的烟火气息;一锅汤不加调料,不放盐,却散发着独特的鲜香味道。</p> <p class="ql-block">沸腾的羊杂汤。</p> <h3>正在煮制中的羊杂。</h3> <h3>煮好的羊头肉。</h3> <h3>切好的羊杂。</h3> <h3>羊血是另外一种做法,也是羊杂之一。</h3> <p class="ql-block">羊杂放在笊篱中,在滚开的羊汤中汆烫,热气蒸腾着放入大碗,浇上滚烫的羊汤和少许羊油,放入大把香菜(不吃香菜可要提前打招呼啦),调料客人自助。</p> <h3>羊汤烧饼是标配。</h3> <h3>大号缸炉烧饼,也是灵寿特产哈!</h3>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灵寿县城,无论是规模还是面貌,较之40年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路边支大锅熬羊杂汤卖缸炉烧饼的风情,已经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但是,喜欢民间美食的朋友不用担心,灵寿羊杂汤的美味并没有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灵寿县城北18公路的慈峪镇,我们仍然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羊杂汤。到了那里,不用打探,201省道穿镇子而过,羊杂汤店就在其左右。至于哪家味道好,也不用打探,哪家客人多,哪家准不错,食客都是用脚投票的。</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201省道交通繁忙,过往车辆很多,不时有大货车呼啸而过。到这里品尝羊杂汤,安全很重要,停放车辆要靠边,横穿公路要注意瞭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