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遇滇东南,赏花、游仙境、欣赏大自然的田与地(之一)

Liqinglan

<p class="ql-block">  乘春天的飞机,飞往滇东南,欣赏哈尼梯田,普者黑仙境、罗平油菜花,东川红土地,体验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历史,这是一次很期待的春天之旅。</p><p class="ql-block">今天和朋友乘飞机来到春城昆明,在昆明自由行旅玩了多半天,直到晚间才回到宾馆。</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了百年军校.将帅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早期著名的军事院校。该校始建于1907年,至1935年停办,在28年办学过程中,人才倍出,将帅赫赫有名,朱德、叶剑英、蔡锷、卢汉、龙云等等,</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p> <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四合院,有练兵操场、兵器械、大礼堂、教室、宿舍等。主要建筑为东西合壁走马转角楼,楼内通廊将东、西、南、北四楼连为一体。</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讲武堂院内转角楼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讲武堂主体建筑两层楼的四合院,中间的大练兵场。</p> <p class="ql-block">讲武堂现场军人表演操练仪式。</p> <p class="ql-block">讲式堂内《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展览,分为讲式堂创办、辉煌、将帅录三部分。展览包括历史照片、文物资料、軍事器械、办学场景等。</p> <p class="ql-block">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帅范大学一二一校区。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三校一开始迁到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随着日寇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 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告结束,联大在昆明运作了整整八年时间。西南联大在昆的八年中,因校舍问题曾在蒙自设立分校,一个学期后迁回昆明。</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师范大学内的西南联大旧址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学生上课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旧址上,伫立着清华大学校长梅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雕像,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共同领导了西南联大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学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先生雕像 ,为纪念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而设立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闻一多先生是西南联大教授,曾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师一一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教,从事文学研究民主运动。</p><p class="ql-block">1946年闻一多先生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成为近代中国民主运动重要象征性人物。</p><p class="ql-block">下图,在西南联大旧址有闻一多先生的衣冠冢。碑文刻“诗人、学者、斗土”字样,周围常有师生献花悼念。</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旧址,</p><p class="ql-block">左上图,西南联大纪念碑,1946年为纪念三个大学南迁,组成西南联大的历史,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碑文系楷书。</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革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左下图,西南联大时期,校舍因资金紧张和战争影响,多采用茅草屋顶,夯土等临时结构。但西南联大在茅草屋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材(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创造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始建于元代(约13世纪),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商业与文化中心,曾是昆明古城的中轴线。街区保留了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建筑和西方建筑元素,是昆明“老城风貌”的缩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昆明老街。</p> <p class="ql-block">逛昆明老街。</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街道两旁的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昆明老街吃了云南有名的菌锅,各种鲜菌子,放在铜锅中加入鸡汤一起煮,味道鲜香。吃过饭后逛老街,在街上就能欣赏戏剧表演,很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聂耳故居位于老街的甬道街,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原系聂耳父母租住于此,并开了一个小医馆,取景地“成春堂”。1912年聂耳2月14日在此降生。</p><p class="ql-block">聂耳,人民的音乐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p><p class="ql-block">(天色己晚,末能进入故居参观)</p> <p class="ql-block">甬道花街,以珠宝花鸟市场为主,具有浓郁的市井特色。</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p><p class="ql-block">左上图,东方书店是昆明第一家书店,胡适的学生王嗣顺创办,百年书香,闻一多、朱自清、林徽因等名人都来此买过书籍。</p><p class="ql-block">右上图,百年药店,福林堂。</p><p class="ql-block">左下图,破包子,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右下图,福春恒商号旧址,创建于1924年。</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来到老街,逛着逛着,天色暗了下来,欣赏夜晚灯光下的老街更加漂亮。</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五彩缤纷的彩灯照亮昆明老街。</p> <p class="ql-block">酒杯楼是老街的特别存在,楼形是一对弯曲的孤形建筑,俯瞰像两个酒杯,寓意双杯庆贺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p><p class="ql-block">左上图,抗战胜利堂,石碑上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苍劲有力。走进纪念堂,可以看到云南人民近代斗争史的展览。(晚间末开放)。</p><p class="ql-block">左下图,马家大院坐落昆明老街曲径通幽的小柜巷,是保存最完整的白族民居。它是护国元老、滇軍名将洱源人马铃鉁的宅院,始建于1923年。马鉁先生曾任昆明第一任市长。</p> <p class="ql-block">东风䪨景区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弥勒市东风镇,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艺术资源,打造了一个集文化艺术、生态 旅游、 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p><p class="ql-block">照片,造型奇特的东风韵景区大门一修为门。</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景区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景区以独特的红砖建筑闻名,由本土艺术家罗旭设计,融合了后现代主义和云南本土文化。</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印章坊。建筑群形似印章,融入汉字文化,充满了设计抽象感。</p> <p class="ql-block">印章坊。</p> <p class="ql-block">东风䪨景区内的万花筒艺术馆,标志性的红砖建筑,外形如酒瓶、巨型陶罐或火焰,由艺术家罗旭设计。内部光影交错,展示抽象艺术与民族元素。</p> <p class="ql-block">远眺万花筒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美景阁,花坛及楼梯两旁的护墙.,贴满了形态各异,蓝色和白色碎瓷片,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阶梯花坛。</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美景。</p> <p class="ql-block">东方韵的薰衣草庄园,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有大片薰衣草花海,5月~10月是最佳欢赏期。现在薰衣草刚刚长出绿苗,末见花海。薰衣草庄园还有一条人造铁路。</p><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铁路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桃花。</p> <p class="ql-block">九龙瀑布群,位于云南罗平县,由于特殊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腐蚀,形成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九龙瀑布因发源九龙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九龙瀑布群因其瀑布众多,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美誉。</p><p class="ql-block">照片,九龙瀑布群景区。我们每人头上戴上了花环拍照。(景区附近到处都是卖花环的,都是鲜花做的,五元钱两个).</p> <p class="ql-block">九龙瀑布群在长约4公里河道上,十级高低错落的瀑布,落差超百米,被誉为“九龙十瀑”。</p><p class="ql-block">照片,刚进景区大门,站在最低的瀑布处拍照。</p> <p class="ql-block">九龙瀑布群沿途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九龙瀑布群下游,两岸群山环绕,翠竹满山遍野,瀑布的流水形成深潭,平静的水面上荡漾着游船,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势往山上爬,来到最高处的最大一级瀑布高56米,宽112米,瀑布如银龙飞泻,瀑布水从高空堕落,聚成碧缘的深潭。丰水期水势如万马奔腾,枯水期则呈现柔美梯田式层叠景观。(现在是枯水期)</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最大一级瀑布与好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罗平油菜花最佳观赏地“螺丝田油菜花”。这里的梯田是圈状的,远远看去像是螺丝的旋纹,开满油菜花的层层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顶,满山遍野展现着大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螺丝田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姐妹俩头戴花环,在金黄色油菜花中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螺丝田不仅是罗平油菜花种值面积最大的地方,也是最著名的油菜花拍摄点之一。沿着圆周的梯田一圈圈往上延伸多是开满金花色油菜花,像无数条金龙盘卧。一排排翠绿的树木点缀其间,形成了色彩鲜明,线条优美,奇妙无比的美景。远处山坡上,开满油菜花的层层梯田一直延伸山顶,满山遍野都是一片金黄。这美景是大自然与勤劳的农民的耕耘劳作的杰作,加上罗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这壮观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油菜花田花香四溢,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身在花田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螺丝田油菜花金光闪闪,小麦田碧绿如玉,加上错落有致的树木,形成了壮丽的景观,成为一幅经典的油画。这里是当地人民世代耕耘的土地,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气息。</p> <p class="ql-block">望眼望去,满目金黄,春意浓浓,这里是春天最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红日染红了天边,也给油菜花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整个花海变得柔和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金鸡峰丛景区位于云南省曲靖罗平县,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数十万亩油菜花盛开,金黄与翠绿交织,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花园”。 </p> <p class="ql-block">罗平金鸡峰丛景区,领略无垠的油菜花海磅礴之美。</p><p class="ql-block">清晨,为了观花海日出,很早就起床了,乘大巴车来到金鸡峰丛。先登上山顶,站在山顶俯瞰,百万亩油菜花宛如金色的海洋。那广阔无垠的花海,与周边峰丛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卷,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照片,在山顶观景台上静静地等待着日出。</p> <p class="ql-block">清晨,登上观景台,看到峰林千姿百态,天边渐渐发红,太阳冲破云雾,徐徐升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迎着朝阳,登高俯瞰,花田与山峰相映成趣,如巨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在花的海洋中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远处喀斯特峰林,锥峰如金字塔错落有致,连绵起伏,形成壮观的“峰海”。</p> <p class="ql-block">金鸡峰丛景区同时是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丰富,以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丛地为主。公园内锥形峰多而形态各异,形态优美,与恢弘的生态农业大花园构成了大自然的奇迹。在美好的清晨,观日出,看峰林,赏金黄的油菜花,的确使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金鸡峰丛很好,有朋友更好!两位好朋友摆个PS拍照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云南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进出村寨需要乘船经过幽深的水洞,才能到达。</p><p class="ql-block">桃花古洞别有洞天,乘船穿越陶渊明笔下渔人所经历的神秘水洞,体验洞穹“天洞”上梦幻般的天光,溶洞内有三处天洞,景色奇特。 穿越天洞后就会到达豁然开朗的桃花源坝美村。</p><p class="ql-block">坝美村,四面环山,被喀斯特峰地貌的峰林包围,唯一的出入口是村头村尾两个天然溶洞(桃源洞和汤那洞)。居民曾长期靠划船穿过溶洞与外界联系,形成了与世隔绝独特环境,被誉为现实中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视频为乘船穿越一公里长桃源洞去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在游船上与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乘船穿越天洞,天洞内被彩灯照得五光十色,美景尽收眼底。岸边制作竹编工艺品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两岸绿草如茵,山上植被茂密,碧绿的河水从高大的天洞中穿过,我们下船后还要徒步走到坝美村。</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下船后,在天洞岸边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坝美,出自壮族语言;坝一口,美一树。意为居住在河口、洞口、绿树成荫之地而得名。坝美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子四面环山,靠划木船通过900多米天然石灰溶水洞进入村寨。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的小河。驮娘江从村中蜿蜒穿行,构成山环水抱,山水相依的景观。村内居民均为壮族,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过着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驮娘江石板桥两位好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坝美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层层民民依山而建,前面是豁然开朗的田野景色。</p><p class="ql-block">照片,这里的油菜花己结籽,一片绿油油的站在田野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坝美村风雨桥,亦称花桥、福桥,壮语称“厅哒”。壮乡多雨,溪流纵横交错,壮族人民在桥上加盖了遮风避雨的房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雨桥。现在当地村民在风雨桥上售卖一些土特产,增加了收入也满足了游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照片,风雨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坝美村的田园风光,四面环山,村内的稻田、油菜田、水车、石板桥、风雨桥,层层的民居,构成了宁静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坐在竹凳子上小憩也很愜意。</p> <p class="ql-block">远处喀斯特群山,近处是绿油油的庄稼,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世外田园的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坝美村千年的古榕树,高大的树枝繁叶茂,巨型的树根盘根错节裸露在地面上,村里的人把它叫“长寿树”,守护着全村人的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在表演开始前,穿着壮族服饰的年青姑娘给游客倒酒,以示欢迎游客来到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坝美村村在广场上为游客表演壮族民族舞蹈。</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上与壮族歌手互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游览坝美村后,再次乘游船穿越汤那溶洞离开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旅游团的团员乘船离开坝美村。</p> <p class="ql-block">离开坝美村,坐在游船上拍照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乘船出了汤那溶洞,继续徒步走很长的木栈道,才能到达大巴车的停车场。边走边欣赏两边美丽风景线,有小溪、瀑布、吊桥、南方特有的长的奇特树,虽然己经很累了,但心情还是很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坐落在普者黑风景区的核心区。仙人洞村是彝族撒尼人(阿细支系)的传统部落,至今保留着原生态民族文化。村内有一天然溶洞,钟内钟乳千姿百态,是村名的由来。“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仙人洞村的主街道。 </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建筑以黄墙灰瓦的土掌房和石板房为主,墙体用夯土或石块砌成,墙壁上绘有色彩斑斓的彝族图腾和民俗壁画, 古朴自然。</p><p class="ql-block">撒尼族妇女的“公鸡帽”;牛头是撒尼人的图腾,在衣服上绣上牛头的装饰物,展现特有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彝族撒尼妇女传承着悠久的织布与刺绣技艺,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上图:撒尼妇女使用千年历史的斜织机进行织布。</p><p class="ql-block">下图,撒尼妇女使用独创“十字挑花”针法刺绣。朋友与撒尼妇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的民居的屋檐下挂满了当地的美食腊肉,村内充满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村,沿街感受传统的撒尼族特色建筑和淳朴的撒尼风情。</p> <p class="ql-block">如今,仙人洞村家家户户利用庭院、池塘资源,兴办农家乐,客栈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住宿、旅游。</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在客栈中和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云南撒尼族的“瓦猫”,是一种融合了民间信仰与建筑艺术的独特文化符号。撒尼人将瓦猫视为“守护神”,认为它吞食一切邪恶,保护家宅平安。云南民间建新房时有在房顶中央、飞檐瓦脊上安放一只“瓦猫”的习俗。</p><p class="ql-block">照片,仙人洞村口的瓦猫雕刻及撒尼族居住的老屋上的瓦猫。</p> <p class="ql-block">村口用石头垒成的围墙,上面点缀着土陶罐,乡土气息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风景区,游览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景地“菜花箐”。剧中“青丘”世外桃源拍摄菜花箐村附近的桃花林,背景是喀斯特山峰与清澈见底的湖泊,桃花林中的茅草屋,木桥成为标志性的画面。</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普者黑风景区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三生石。</p> <p class="ql-block">《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景地,这里如诗如画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喀纳斯地成为剧中“青丘仙境” 主要拍摄地。</p><p class="ql-block">照片,平静的湖水映着山峰倒映,岸边的桃花盛开,与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峰林倒映在湖中,美得像山水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湖泊如镜,倒映连的峰林,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桃花岛上的桃花林,青山绿水,景色优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照片远景,桃花岛上的茅花屋。</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景区以“水上田园,彝 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著称。</p><p class="ql-block">普者黑拥有上万亩荷塘,夏季荷花竞相绽放。游客可乘小舟穿行河塘,近距离感受自然美景。(最佳观赏期6月~9月)</p> <p class="ql-block">青龙山坐落在普者黑村旁,紧临普者黑湖,海拔约1500米, 山上杂木、灌郁郁葱葱,四季常绿。三面临水,雄伟壮丽。登顶可俯瞰普者黑的全貌。</p><p class="ql-block">照片,在登山中拍照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岖不平,勇敢向上攀登,来到石门之处,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登顶欣赏喀斯特峰峦叠嶂,倒映在湖泊中,一派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照片为登上山顶与朋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天气有点阴,拍摄效果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登上青龙山山顶,可以尽览独一无二的高原喀斯特群峰,湖泊群及绿色的田野,一派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普者黑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登顶成功啦!</p> <p class="ql-block">登上青龙山,可360º环视普者黑田园风光,欣赏“十里水路蜿蜒,千户农舍参差,万亩阡陌纵横”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青龙山顶,一览普者黑的壮丽全景,仙境般喀斯特奇观,环饶在周边的池塘和绿色田园风光,好似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蒙自市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蒙自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民族文化而闻名。中法战多之后根据1878年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开为商埠,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滇越铁路的开通,使真成为云南近代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法国在此设立领事馆,蒙自曾是云南对外贸易的核心。</p><p class="ql-block">蒙自历史文化遗迹很多,碧色寨车站、南湖公园、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蒙自海关旧址等,都是这次游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南湖公园自明开辟为堰池,并在湖中堆3座土山,分别名为蓬莱、方丈、灜洲成为文人雅汇集之地,又称“学海”。</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p><p class="ql-block">左上图,云南过桥米线的传说,就起源于豪自,这是过桥米线的传说石雕。</p><p class="ql-block">左下图,灜洲亭,为六角三层重檐,檐上挂有风铃,铃声悦耳动听。</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公园内的棕榈树,形似导弹,又称导弹树。</p> <p class="ql-block">国立云南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是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1938年)短暂设立的分校,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校址主要借蒙自当地建筑,包括哥胪士洋行、海关旧址、南湖周家宅院等。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分散在蒙自城中,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教学。</p><p class="ql-block">照片,云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为蒙自哥胪士洋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徽与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旧址纪念馆的《峰火学涯长歌行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历史,很多大师如朱自清、冯文兰曾在这里执教和学习,有很图文资料及实物展出。这是一个很值得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旧址草坪上,伫立着闻一多先生写 的“我更爱南湖”的假山石。当年闻一多先生宿舍就在南湖边上,哥胪士洋行。每天,他要穿湖而过,到海关的关舍给学生们上课。</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火车站始建于1909年,是法国殖民时期修建的滇越铁路(昆明一一越南海防)上的重要站点,1910年随滇越铁路全线开通而投入运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成为连结云南与东南亚重要交道枢纽。车站建筑由法国工程师没计,黄墙红瓦、木质百叶窗、法式钟楼等充满了异国情调。这里是电影《芳华》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碧色寨车站及百年水塔。</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车站三面钟,又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工人的杰作。母钟的钟面面向站房里的工作人员。子钟其两面朝外,面向站台上的旅客。三面钟用一组机芯带动,同时运转,确保旅客及工作人员看到的时间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照片,车站上的三面钟。(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站房。</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的米轨与寸轨。</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的车站。1915年为运输个旧锡矿,中国自主修建的个碧石铁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之一)以碧色寨为起点,进一步提升了其战略位置。1936年铁路延伸至石屏,形成“米轨”(轨距1米)与滇越铁路“寸轨”(轨距0.6米)并存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个碧石铁路车站。</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p><p class="ql-block">左上图,个碧石铁路的行车路线标识牌。</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在碧色寨游客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拍照。</p><p class="ql-block">左下图,米轨火车头。</p><p class="ql-block">右下图,米轨客车厢。</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一古老的小山村,1909年滇越铁通车至碧色寨,把火车站建在这里。火车站与小山村同名,在当时国内、国外地图上赫然显现,扬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左上图,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设立了蒙自大清邮政总局碧色寨分局。</p><p class="ql-block">右上图,中国第一块红土地网球场。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法国网球随之来到碧色寨。</p><p class="ql-block">左下图,这座保持完好的建筑,是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这座建筑体现了法式风格。</p><p class="ql-block">右下图,穿着民国服装的旅客,坐在铁轨上拍照,找那个时代的感觉,也是一种旅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由于滇东南旅游景点多,本次旅行日记分为二段,接之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