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这一天在广西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即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br> 歌会:壮族三月三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是广西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重要时刻。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歌会活动,人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赶歌圩、对唱山歌,享受社交的快乐。<br>竹竿舞:除了唱歌,跳竹竿舞也是壮族三月三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竹竿舞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br>抛绣球:绣球是壮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也是壮族三月三期间的重要道具。人们通过抛绣球来传递情谊、增进友谊。<br>美食: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三月三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被视为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此外,还有艾叶粑粑、腌制水果“酸嘢”、血灌猪肠“猪龙贡”、油茶等当地特色美食供游客品尝。<br>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壮族三月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窗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