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二公司(二团)水电连

陈露清

2025年3月30日 <p class="ql-block">  昨天(29日)晚上,和我的亦师亦友的唐小明老总微信聊天,他是个宣汉通,土主7105厂、胡家7111厂他都熟悉,两边跑两边干,在聊天中他提了一句水电连在宣汉时是从三营(以后的三处)机械连分离出来成立的,分到四营(以后的机运处)。当时只有三营有能力独立完成土建和水电的工程任务,而一营、二营没有水电施工力量。基于这种情况,水电从三营机械连分离出来,满足土建各营的施工生产需求。</p><p class="ql-block"> 我对水电连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是我1983年顶替父亲接班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我们那一批分到水电连的好像是有34个接班的子弟,多为洛阳邙山上的子弟,有一个家在山东的子弟,印象特别深刻,以后大家都叫他“大山东”(因为有一个“小山东”不是一批接班的,他要早一点接班分到了机运处),也有少量的1958年参加工作四川那批老师傅的子弟。</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分配的工种是安装电工,报到上班我被分到了蒋明扬班长的电工班(电工三班),蒋班长是四川人,高高大大,胖胖的,肚大腰圆,说话底气十足,嗓音宏亮有力,老师傅带着我在洛阳基地水电连仓库领了专用工具,库管员是个女的发料,黄色牛皮带、黄色牛皮工具套、大钳子、尖嘴钳、电工刀、8寸活动扳手、直口螺丝刀、梅花螺丝刀、电笔、一个白色帆布工具包,个人劳保用品是一身工作服、一个安全帽、一双军胶鞋。</p><p class="ql-block"> 电工三班当时有蒋明扬班长(1958年四川中江参加工作)、李元海(1958年四川中江参加工作,我的师傅,1993年在深圳大亚湾核电站退休)、吴发金(1958年四川中江参加工作)、向道忠(1971年参加工作)、张培清(白马寺知青)、苗金林(渑池县知青)、张富荣(留城未下乡)、冯伟华(1980年退伍)、葛景山(1982年海军退伍)、郭庆秀(女,三公司调二公司)、刘军川(女,一起接班)、冯爱华(女,一起接班)、郭九江(一起接班,1994年调到公司安全部门)。</p> <p class="ql-block">  我上班后就住在洛阳基地,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学子弟校里,有一栋水电连的活动板房。大房间里住了七、八个人,每个人都是双层单人铁床,屋里砌有地炉子,由于是在一月份上的班,适逢冬季,板房里的地炉子非常暖和。</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上班后第一次过上了集体生活,我住在活动板房里,吃饭还是在丙区7栋的家里吃。之所以想住在活动板房,是参加工作后的年轻人,一开始都想离开家的管束,大多数人的一个普遍想法。</p><p class="ql-block"> 建筑行业对于工种,那个年代有句顺口溜:什么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干电工,看样子电工干起来还是蛮潇洒和自由的。</p><p class="ql-block"> 真正干了安装电工以后,才感觉不是那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在黎明化工研究院工地土建砌筑砖墙砸槽配管,外线大冬天的爬冰冷的水泥杆子拉外线。夜间加班要路过火葬场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令不大的我也是心有余悸,心惊胆战的。防爆试验车间里安装灯具、配电箱、插座、开关。</p><p class="ql-block"> 在洛阳市涧西区七里河桥头,当时正在主体施工阶段的十三层安装配管、接线盒,当时这座在建的楼是洛阳市第一高楼。在警校里电线穿线。</p><p class="ql-block"> 在洛阳烈士陵园会堂吊顶顶棚里安装瓷瓶布线,傍晚下班时顶着寒冷的西北风,穿过烈士陵园阴森森的小松树林。</p><p class="ql-block"> 在孟津县乳品厂里三伏天挖电缆沟、挖电线杆坑、大夏天爬火热的水泥电线杆安装镀锌角钢横担、拉铝线架线。</p><p class="ql-block"> 在7个月左右的水电安装电工工作经历中,使我体会到在土建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做为配合的水电专业单位,要紧跟土建施工进度,无论是刮风下雨,都要进行预埋预安工作。进入水电穿线安装阶段,这时专业单位弹性空间大一些,不是关键性节点的情况下,伸缩空间还是有回旋余地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1983年初中毕后即接班,当时还不到16周岁,在家玩了几个月,到1984年1月才正式报到上班,我在水电连工作了大概7个月左右,就调到了公司材料科工作。虽然我在水电连仅工作了七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这段在水电连的工作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第一次的工作经历,总是令人难以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任安忠,中山丽光工地。</p> <p class="ql-block">  任安忠(戴红安全帽),2005年~2007年,深圳东部燃气电厂项目负责水电工作,这个是厂内到海边的循环水管,直径3.2米、2.2米两规格。</p> <p class="ql-block">  3月30月,上午,我跟老水电连的任安忠微信联系,咨询一下水电连成立的详细情况,因为他是从南京扬子工地调到深圳工作的,他是1994年调到深圳分公司水电的,我和他是在2005年干深圳东部能源电厂时认识的。</p><p class="ql-block"> 据他介绍,二团(以后的二公司)水电连,是1971年从三营(以后的三处)机械连分家成立了13连,归四营(以后的机运处)管。四营当时有四个连:10连是汽车连驻土主,11连是吊装连驻胡家,12连是修理连驻大成,13连是水电连驻胡家。</p><p class="ql-block"> 任安忠当时属13连加工班,车间在土主,他那时每个星期翻山从土主到胡家开一次会,他对胡家不熟悉。</p><p class="ql-block"> 据任安忠介绍,1973年,王友志调到水电连任副连长,他是一位很正值的人。他几乎对每个人都瞪过眼吼过大嗓门,但从没对我瞪过眼。1974年,他被评选为公司级先进标兵,他的先进事迹和发言稿还是我给他写的。</p><p class="ql-block"> 王友志是河南人,操着一口河南普通话,由于性格粗犷,人们送他一个雅号“王大炮”,说明他从不压着、掖着,工作上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抹角,直来直去,雅号充分明了他性格的直爽。他在宣汉的062基地土主的7105厂、胡家的7111厂,负责水电的收尾工作,收尾时他和四营吊装队的唐小明在一起,非常熟悉,唐小明也对他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1975年,任安忠从土主调到洛阳,1975年后就叫安装队(直属公司管理)。</p><p class="ql-block"> 水电连第一任连长是李俊凡,指导员是杨永福。</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任安忠提供的,1975年2月1日开先代会,在胡家地方学校胡家完小小学大门口照的,二公司动力站水电连。</p><p class="ql-block"> 水电连什么时间又划到动力站管了,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彭建伦提供照片上人员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李俊凡,右:王子彬。</p><p class="ql-block">后排左:张连生,右:张继平。</p><p class="ql-block">张继平大哥提供的照片及经历简述。</p> <p class="ql-block">  李俊凡连长、徐祝三书记,原是西南一公司五处的,李是起重工,徐是电工。1964年,当时他们4人在配合四处搞安装,时混合工段。工作地点在成都簇桥空军11厂工地,干红牌楼至11厂一万伏高压外线,约8公里,杆高15米,线径240平方毫米。李是起重工配合三个电工,三个电工是王子彬(王大礼的父亲,张继平的师傅)、张继平当时在学徒、张连生是张继平的师兄。</p> <p class="ql-block">  1975年,二公司第一批退休接班顶替的子弟,分在了水电连,他们是江、浙、沪老师傅的子弟。这张照片是彭建伦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邵永良(电工),中:陆永明(电工),右:彭建伦(管道工)。</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苏福第(管道工),中:谭林根(管道工),右:计惠明(通风工)。</p><p class="ql-block">彭建伦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任安忠提供的,是1976年五四青年节,水电连全体团员、青年在龙门合家欢。</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照片是四川1971年招的知青,有任安忠等人。</p> <p class="ql-block">电工三班,1976年邮电五三七厂拍照留念,彭建伦提供照片。</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向右:史介贵、王为群、耿世才、王吉生。</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向右:刘金富、谢洪兴、徐富田、李富荣、刘富贵。</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任安忠提供的,1986年春第一届职代会后成立了水电安装处,成立了水电安装一队驻南京杨子工地,安装分公司二队驻偃师县首阳山电厂,安装分公司三队住济源炼油厂工地,安装分公司四队,四队常驻洛阳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3年,二处机械连又组建成立了自己的水电班组,承担自己工程范围内的水电安装工作。</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二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任务点多面广,公司职工人数快速增长,水电安装分公司也在补充年轻的新职工,当时主要是南京扬子乙烯工地、河南偃师县首阳山电厂工地、河南济源炼油厂工地、洛阳及附近的工地。这张照片就是南京扬子乙烯工地,水电安装分公司新职工的照片,1988年拍照。</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苏永兴、任明祥、计惠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李建胜、黎志革。</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苏永兴发的微信朋友圈的视频,我截的图。</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向右:梁成利、唐伟、李文丰、李松、何昌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向右:孙辉、李庆云、陈志雄、马焕然、刘永胜、金明。</p><p class="ql-block"> 1987年,南京片区举行蓝球比赛,水电安装分公司一队夺冠,在南京分公司灯光球场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右:巫永海</p> <p class="ql-block">李守伦</p> <p class="ql-block">谢忠圣</p> <p class="ql-block">彭建伦(右2)陪同检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周肇刚总工(右一)陪同检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赵志刚,彭建伦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由彭建伦提供。</p> <p class="ql-block">以上资料由彭建伦提供,中建二局的三大工程精神(扬子精神、马回精神、妈湾精神)代表之一的南京“扬子精神”。</p> <p class="ql-block">  据彭建伦介绍,水电安装分公司最高峰时期有四个施工队,一队在南京120人左右,二队在首阳山电厂120人左右,三队在济源炼油厂100人左右,四队在洛阳基地加机关有150人左右,总职工人数的在500人左右。他在南京接手刘金富时有110人,因陆陆续续有退休职工。</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建二局二公司水电安装分公司被解散,原水电安装分公司派驻各大片区的人员,划入到各大片区隶属管理,水电安装分公司洛阳总部机关人员分流出去。从1986年春成立水电安装分公司到2002年解散,经历了16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自1971年成立水电连,到1986年成立水电安装处,再到成立水电安装分公司,经历的单位领导有:</p><p class="ql-block">水电连连长(队长):李俊凡、巫永海,副连长(队长):巫永海、王友志、郑洪渭、王寒秋(王为群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水电连指导员(书记):曾书发、杨永福、徐祝三、桑其钧(参加过抗美援朝,八十年代初落实干部政策,从子弟中学教师调出当书记。)、张万春、陈东发、葛树超。</p><p class="ql-block">水电队升格为水电安装处后,经历的领导有:</p><p class="ql-block">主任:巫永海、李守伦、赵志刚、王为群。</p><p class="ql-block">副主任:谢忠圣、马焕然(后调公司任副经理)</p><p class="ql-block">总工程师:周肇刚(兼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水电安装升格为水电安装分公司后,至分公司解散,经历的单位领导有:</p><p class="ql-block">经理:赵志刚、王为群、李松、冯伟华(书记兼经理)。</p><p class="ql-block">副经理:任为华、后朋全、李松、刘金富、陈志雄。</p><p class="ql-block">书记:冯伟华</p><p class="ql-block"> 赵志刚任期,水电安装分公司在机运处后面修了办公楼及电调室和焊接实验室。彭建伦从南京抽调回洛阳,专门安装矿山厂35吨蒸汽锅炉,取得了洛阳市劳动局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彭建伦在矿山厂锅炉安装时任技术员。</p><p class="ql-block"> 赵志刚后调二分公司任经理,公司副经理。</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根据企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十三年之后的2015年,公司又重新成立组建了机电安装管理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