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怎么理解老子讲的“智者不博,博者不知”?</p><p class="ql-block">“智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从知识面的建构来看。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会选择一门深入,好比滚雪球,首先要有一个坚实的内核,然后才能够把雪球滚起来,越滚越大。刚开始好象涉猎范围不是很广,却能学得极为精深。与之相反,大多数人却喜欢浅尝辄止,广泛涉猎多个领域,却仅仅学到一些皮毛。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有个人考取了多个学士学位,还拿下各类资格证、执业证等等,看起来挺厉害,实际上每样都没学精,都只是知道点皮毛。所以说,搭建知识体系时,我们应当让自己像一棵大树,根系发达、主干粗壮,而不是像一片草地,看似繁茂却根基浅薄。</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我们从学习一门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学习任何学问,都要抓住其核心的规律与逻辑。以学习中医为例,我们必须深入掌握中医理论体系是怎么建构起来的,中医是怎么诊断疾病的,又是怎么治疗疾病的,掌握了这些底层的、核心的理论、方法和逻辑,才能算是基本上入门了。然而,不少人学习中医时,满足于今天记个小验方,明天了解个食疗法,后天知道个穴位推拿,这些都只是零散的知识,属于细枝末节。只有从根本上用功,才能举一反三。如果仅关注这些零散的知识,不仅学不完,还难以将知识融会贯通,永远都无法真正跨入中医的大门。</p><p class="ql-block">所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智慧,不是知道的东西多,而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只要掌握了本质,很多相关的知识自然就能推导出来,这就是有智慧的人厉害的地方,他是在根上用功,而那些满足于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点的人,不过是在枝叶上用功,学得再多,都难以入门。</p><p class="ql-block">2025.3.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