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骨骼

沧渊

<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共有206块骨,主要由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组成,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是组织脊椎动物最坚硬的器官。</p><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图正面—上半身</p> <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图正面—下半身</p> <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图背面—上半身</p> <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图背面—下半身</p><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结构中包括长骨,如肱骨,股骨,近似立体形的腕骨属于短骨,扁骨可呈板状,如肩胛骨,颅盖,胸廓,不规则骨包括脊柱骨,髌骨。</p><p class="ql-block">人体的骨骼中含有水,有机质,无机盐等成分,其中水含量是20%~25%,40%是有机质,60%以上是无机盐,无机盐影响骨的硬度,有机质影响骨的弹性和硬度。</p> <p class="ql-block">人体骨骼结构图</p><p class="ql-block">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p><p class="ql-block">儿童的骨头实际上应是217~218块,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 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p><p class="ql-block">人骨对考古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身份的认定:对人骨进行性别、年龄的鉴定是判断一个遗址代表的古代社会关于人口构成、葬俗、埋葬属性及讨论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等问题的基础。</p><p class="ql-block">面部形态的表现(种族人类学的研究):这是人骨研究中最基础的内容。人类头骨上的一些特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或不同种族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形态特征来判断人群之间的相对亲缘关系,进而追踪人群的来源、迁徙和融合。</p><p class="ql-block">骨骼上再现古人的风俗习惯:有些人群会因某种风俗习惯或文化认同而有意改变骨骼的正常形态。</p><p class="ql-block">骨骼能反映个体或人群的健康状况:有些疾病可以导致人骨骼上发生一些变化。我们根据他们发生的频率来推测人群的饮食结构、生活或劳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生业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