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赶马车的女兵

烟雨流云

<p class="ql-block">清明节就要到了,周阿姨在春节后离开了我们,这是第一个清明倍感伤心,自从送走了公公婆婆和爸爸,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又一个抗美援朝老兵去报道了,他们在另一个时空重续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烟台志愿军老兵帮扶公益活动提供的文章</p><p class="ql-block">老兵周惠娟:赶马车的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2020年06月04日 )</p><p class="ql-block">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周惠娟,是我们迄今为止拜访到的第一位女兵。</p><p class="ql-block">拜访之前,听老兵魏健老人讲过周惠娟的传奇故事,让我们对这位久未谋面的巾帼英雄格外关注:老人家住在莱州的时候,盼着她来芝罘区,老人家住到芝罘区了,又遇到了难以相见的疫情。好在疫情缓解,我们终于在5月30日,见到了这位乐观开朗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为老人家佩戴《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为她定制的纪念章,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6军88师”时,老人家爽朗地笑了:“对,对88师,我追着他们要当兵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8师,原属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30军。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役时,88师解放了上海崇明岛。崇明岛解放了,年仅14岁的周惠娟挤在欢迎解放军的人群中,踮着脚尖张望着。忽然解放军的秧歌队伍出现在街头,漂亮的女文工团员们扎着红绸翩翩起舞,一下就吸引了小周惠娟的目光。“那时我就想,我也要当兵,就当这样跳舞唱歌的兵。”带着每个女孩都有的梦想,小小的周惠娟追着队伍走了好几天,软磨硬缠的,终于穿上了军装。</p><p class="ql-block">1950年初,30军奉命撤编改为华东海军,其主力88师得以保留,改属9兵团的26军,驻扎上海。1950年10月初作为朝鲜战争的第二梯队,随9兵团各部移师津浦铁路徐州-济南一线,进行人员武器补充和短期训练,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1月初9兵团全军北上,88师也登上十几列火车,作为9兵团后卫26军的后卫,开赴东北。先在抚顺休整一个星期,后于11月21日晚最后一批由吉林临江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东部地区,参加咸镜南道战役的第一阶段—长津湖战役。</p><p class="ql-block">“准备入朝的时候,女兵要提前安排好,有上卫生队的,有去文工团的,女兵们叽叽喳喳,一会儿好工作都被挑完了。那时候周惠娟小啊,个头也小,小姑娘找了个没人干的工作,大辫子一甩,赶大车去了。”提到当年的往事,94岁的老兵魏健老人感慨地说。</p><p class="ql-block">15岁的周惠娟就这样成了驾驭马车的运输队成员,长鞭一甩,口令熟练,大车一赶就是2年多。“那时候我们一个队三辆马车,一个大队30辆马车。上了战场才知道,马车运输有多么重要。“周惠娟老人说,那时候,汽车是美军飞机追逐轰炸的目标,汽车基本上只能晚上开。可就是晚上也经常遇到敌机轰炸,因为汽车的车灯能引来敌机。”马车就不一样啊,机动灵活,还能钻山沟,对道路的要求不高,还没有大灯。“赶了几年的马车,周惠娟熟知马车的性能。</p><p class="ql-block">“有时候赶着马车正好遇到运输的汽车车队,我们就得小心了,飞机轰炸,马容易受惊吓,所以赶车也是要小心的。“由于入朝时没有那么多驾驭马车的车手,只能从老乡中招些会赶车的人补充运输线。”枪一响,那些没打过仗的老乡大部分扔下车就跑,还得我们这些军人上啊。“周惠娟笑着说。</p> <p class="ql-block">补给线等于前方战士们的生命线,为了保证生活物资的供应,面对那些弃车跑掉的老乡们,15岁的周惠娟成为了运输小队的小队长,既要负责她那三辆马车的安全,也得保证三辆马车按时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有一次,马车的前面有一块被炸下来的大石头,马车躲闪不急,一下翻了车。那时候幸亏灵活,我一下跳到车旁边,大辫子被挂在车把上了,我一狠心把辫子扯断,避免了一次受伤事故。“周惠娟轻松地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刚到朝鲜的时候,女兵们上厕所都是问题呢,走远了,就会被特务杀掉,所以顾不了许多,只能就地解决。“周惠娟说,那时候特务真的很多,道口、路边经常有特务出没。</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于1950年11月27日打响。经过数天激战后,20军和27军损失比较严重。12月2日,九兵团决定动用预备队26军对长津湖地区美军进行攻击作战。兵团的命令于2日当晚到达26军,令26军3日凌晨进入攻击位置,3日晚向美军集结地(下碣隅里)发起攻击。26军立刻做出行动计划,88师的具体任务是全师即刻南下,12月4日凌晨插到下碣隅里以南的独秀峰一线,构筑阵地,配合其他师攻击下碣隅里,阻止美军南撤。</p><p class="ql-block">88师接到命令时已经是12月3日零时,由于88师自过鸭绿江后就没有得到过任何给养补充,全凭战士干粮袋里自带的八斤熟给养(炒面和馒头片)支撑。全师官兵饥寒交加,在没膝的大雪中急行军。88师第一梯队在长津湖畔的公路上遭到美军70余架次飞机的攻击,损失了一个营。据27军80师240团老兵目击回忆:“公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渊(湖面),敌机从湖面飞来,与公路水平高度使用大口径机枪和火箭向公路上行军的四路纵队攻击,部队无处躲藏,炸惨了。”</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后,88师被撤编,部队分编到26军各部。部队编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埋头送补给,任务比天大的周惠娟。直到现在,她还牢记着那个把她从一个崇明岛乡下的小姑娘培养成坚强的巾帼英雄的老部队——88师。</p><p class="ql-block">“以前,我们这些老战友经常聚会的,上海、南京、镇江、济南、青岛、烟台,大家凑到一起回忆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经历,唱唱歌,跳跳舞,很热闹,战友的感情是一种很特殊的感情。“</p><p class="ql-block">大家都是耄耋老人了,好几次战友聚会后,都会传来某某没到家就没了,某某刚回家就去了的消息。生龙活虎的战友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离去,让这些看淡了生死的老兵们取消了聚会。</p> <p class="ql-block">回国后的周阿姨!</p> <p class="ql-block">周阿姨的老伴</p> <p class="ql-block">和战友一起</p> <p class="ql-block">我和周阿姨的缘分</p><p class="ql-block"> 和周阿姨认识是缘分。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要去提亲,可她家在外地,我也挺忙要照顾婆婆。正巧她奶奶来她姑姑家小住,就这样我们见面了。先是被她爽朗的笑声吸引,后来一聊阿姨曾在26军当兵,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和我认识的好多阿姨都是战友缘分就这样开始了。阿姨大包大揽地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一切随缘简简单单婚礼就办好了,朋友们都羡慕至极。</p><p class="ql-block">叔叔阿姨都是南方人,可在50年代的大裁军中,听从了组织的安排,他们都被留在了北方,在这里一待就是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祝愿叔叔阿姨在天堂和战友们再相聚!</p><p class="ql-block">做这个美篇是来寄托我们的哀思,让更多的人知道周阿姨的故事,缅怀父辈们的荣耀,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