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途中,有的酒店就是目的地。</p><p class="ql-block">怒瓦勒埃利耶格兰酒店紧挨着维多利亚公园,穿过这几座花拱,不知道仍是酒店区域还是已进入花园。</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格兰酒店的百年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实景,比对一下,除了草坪上的遮阳伞照片中是撑开的,看到的是收拢了,还多了一套长桌椅,其它没有变化。</p><p class="ql-block">时间不曾改变它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咪龙和女儿坐在房间内,看电视,翻看手机。</p> <p class="ql-block">我坐窗口去,有茶几、茶具、茶叶;果真是锡兰红茶中的精品乌瓦红茶。</p><p class="ql-block">泡杯红茶,听窗外的雨声,翻阅酒店的介绍资料。</p><p class="ql-block">这座小城、这家酒店,与斯里兰卡其它城市不同,充满英伦风情。</p><p class="ql-block"><b>2015年2月23日下午,</b>团队离开康提,翻山越岭,傍晚抵达怒瓦勒埃利耶小城,入住格兰酒店,24日上午安排游览。</p> <p class="ql-block"><b>格兰酒店</b></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A5国道从康提一路南下,在大山中盘旋。</p><p class="ql-block">车行驶到海拔千米以上,细雨如神秘的面纱缓缓降下,在朦胧的雨霭里,隐约可见一个个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开始还看得到村边有一块块梯田,越往上,村屋周围几乎全是茶田了。</p> <p class="ql-block">大巴在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前行,一程又一程。经四个多小时行驶,傍晚,进入雨中的山城,来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前的花园草坪也笼罩在烟雨山岚中。</p> <p class="ql-block">山中的雨夜黑得快,六点多放下行李,去附近转转,天就全黑了,雨也越下越大。</p> <p class="ql-block">出不去,回到酒店转。</p><p class="ql-block">格兰酒店,建于1890年,它的前身是英国殖民总督的府邸,伊丽莎白女王曾多次在此驻足停留。兰卡独立后,这里改为一家四星级酒店,但仍有外资控股,有外方管理。现有153间客房,包括豪华房、高级套房和双卧套房。</p><p class="ql-block">这是团队行程中唯一一家非国际五星酒店,但我们很喜欢酒店内的精致和典雅。</p> <p class="ql-block">山下晴热,山上气温低,夜里已在十度以下,酒店内每个角落的电气壁炉都已开启,暖暖的。</p><p class="ql-block">大堂,有人在弹奏钢琴,轻柔的琴声四周环绕。</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双卧套房。</p><p class="ql-block">房间也很舒适、温馨,八角飘窗外是高尔夫球场。</p> <p class="ql-block">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酒店,暗红色地毯、深色木质家具、古董电梯、古典格调的摆设,全英式管家服务,彬彬有礼的侍者等,百年如一日,仍被维护得精致无比。</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房间的实木柜。</p> <p class="ql-block">这一件件欧式实木家具,放在公共区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典风格的楼梯和古董陈列柜。</p> <p class="ql-block">还有中式的青花瓷瓶台灯、花瓶,小件古董摆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晚餐时间了,可以在这里点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可到大堂吃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选择自助,简单一点。</p><p class="ql-block">我一瓶啤酒,一盘海鲜,一盘蔬菜。</p> <p class="ql-block">咪龙和女儿去看甜点,有很多甜品可供选择。</p> <p class="ql-block">兰卡的水果好吃,这几天就认准木瓜,口感极佳。</p> <p class="ql-block">山城雨夜,空寂清冷,大堂就餐却很热闹。</p><p class="ql-block">有4人乐队伴奏演唱。当歌手用中文演唱苿莉花,全场合着节奏鼓掌,过节的气氛浓浓的。</p> <p class="ql-block"><b>小城风光</b></p><p class="ql-block">努瓦勒埃利耶,位于兰卡第一高峰海拔2524米的皮杜鲁塔拉格勒山麓。建城于1819年,当初是作为英国统治者的疗养院和休闲场所来建的,因此这里也有兰卡历史最悠久的高尔夫球场。现有人口2.1万。</p> <p class="ql-block">镇中心竖着一座铜像,导游说过他是谁,但我没有即时记录,忘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天色阴晴,团队走进清凉、清静的山城。</p> <p class="ql-block">小城海拔1889米,常年云遮雾绕,雨水充沛,终年气温在4至16℃,是著名避暑胜地。英国殖民时期,很多英国人聚居于此,因此有很多英伦风格的建筑,有“东方瑞士”和“小英伦”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城又被称为亚洲的花园城市。途中,看到不少漂亮的民居,大都种植着各种颜色的花花草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已改造成为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兰大酒店外的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由于酒店和维多利亚花园连在一起,这一部分应是酒店内部的庭园。</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个大花拱,这一部分应是维多利亚花园,一个典型的英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整齐的大草坪、花园、花架、中间的土路也和英国的小镇相似,真的让人产生身在英伦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园中有鲜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不缺各种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与我们酒店相邻, 是一座高尔夫球场。 </p> <p class="ql-block">球场对面,有一座英国标准规模的赛马场。</p><p class="ql-block">在这座景色宜人的小镇,赛马也不再仅仅是英国人的传统,已成为当地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每逢赛马日许多人携亲朋好友,聚集于赛马场,谈论马经、评论马道。</p> <p class="ql-block">当地居民中有部分是做茶叶生意的商家精英和知识分子,又受到长期的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大多衣著得体,谈吐优雅,颇具绅士风度。</p><p class="ql-block">在镇上的银行门外,迎面走来一对母女,虽然大家并不认识,却“morning”、“morning”地同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小城中心,汽车站对面,一座粉红色邮局是必去的。</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英国都铎王朝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由英国人建于1894年,外墙由红砖砌成,加上砖块之间的白色泥灰,远看基本成粉红色。</p> <p class="ql-block">在这邮局化50卢比,可以买张以该邮局为主题、或兰卡风景的明信片,寄给朋友,或给自己。</p><p class="ql-block">盖戳、寄往中国的邮资为20卢比。</p> <p class="ql-block">离开格兰酒店时,我又仔细看挂在走廊墙上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怒瓦勒埃利耶所在的这片谷地曾是荒无人烟的森林和草地。因为气候凉爽宜人,被英国殖民者一眼相中。早期,这里曾种植过咖啡,因为病虫害欠收,种植失败。接着开始尝试种植茶叶,没想到一举成功。英国人在斯里兰卡引种的第一波茶叶就在这里,此后茶叶种植的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到来。他们来这里经营茶业,其中一部分人在这里建度假别墅。于是这座小城渐成规模。</p><p class="ql-block">而茶园种植工人都是英国老板从印度南部买来的泰米尔人。</p><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开荒种茶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再看酒店大堂墙上的油画,是历任总督及夫人的肖像。</p><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那段被殖民的沧桑岁月此去不远,痕迹仍很浓厚,但在浩荡的历史大潮面前,这一切也是过眼云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