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以其独有的韵味,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这次我携手爱人,伙同朋友要去的潮州古城,便是这样一方令人心动的地方,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粤东的大地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潮州又称“凤城”,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古城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府之治所,是全球“潮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古城采用潮州古城的“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到潮州,便被那古朴而庄重的城门所吸引。穿过广济门城楼,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瞬间从现代的喧嚣中抽离,踏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世界。古城内,青石板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它们或高耸挺拔,或低矮古朴,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古城两旁的骑楼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南洋风情。走累了,可以找一家茶馆歇脚,品尝一杯凉茶,享受这份独特的悠闲。潮州古城,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的地方。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历史爱好者,这里都能满足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年,我踏足过无数古城,但潮州古城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它不仅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这里没有匆忙的人群,只有悠闲的居民和游客,让人能够细细品味每一处风景。这里的店铺主人大多是当地的居民,给人一种亲切感。古城内有许多幽静的小巷,这些巷子是古城的灵魂所在。漫步在这些小巷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古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降临时,潮州古城宛如一颗被时光遗忘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这里的夜晚,烟火气弥漫,就像一幅活着的历史画卷,在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夜晚的古城,你会被那满溢的烟火气瞬间包围。古街两旁的小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据不完全统计,仅古城内最热闹的几条街,夜晚出摊的小吃摊贩就多达上百家。那琳琅满目的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召唤着你的味蕾,让人欲罢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古城的夜晚,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地,就这么随性地逛逛走走,感受着那浓厚的人间气息,真的是悠哉至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奔波,而潮州古城的夜晚,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让我们可以暂时逃离喧嚣,回归到最纯粹的生活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可以让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无论是谁,只要踏入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古城夜晚,都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这悠哉的氛围中,不舍离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牌坊街</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可是中国牌坊密度最高的商业街,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明清时代。说它是街道,其实更像是一个露天的历史博物馆。没有门票,想逛就逛,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这条街的主角——牌坊。不同于其他地方动不动就歌颂贞节孝义,潮州的牌坊更像是一个文人的自我标榜馆。每一块石头都藏着一个牛气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这条街,那可真是历史的现场直播。明清时期,这里曾经有91座牌坊,俨然是一座"牌坊城"。到了民国时期,因为交通和安全问题,这些古老的"城市名片"被迫告别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道两旁的建筑更有意思。石质牌坊和南洋风情的骑楼混搭,看似不搭调,却偏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这种建筑风格,就像潮州文化本身:包容、大气又不失精致。这里不仅仅是一条街,而是潮州文化的活化石。从唐宋到明清,再到民国,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荣光。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是一个人生传奇;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潮州人的智慧与骄傲。你别以为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步行街,这里是文化的熔炉、历史的画卷,更是潮州精神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理少卿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秋台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赐锦重光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诰敇重封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侍御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少司马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台省褒封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吴楚重镇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盛世元凯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俊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恩光游锡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广济桥</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古城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当属广济桥,吸引我到此一游的也是广济桥那古风飘渺的风景剧照。广济桥古称康济桥,又称湘子桥,后更名广济桥,寓意为“广济百粤之民”。近千年来,历经多次损毁修复之劫难。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对广济桥进行大修,实现人车通行。1989年在广济桥下游一公里处建成建代化的韩江大桥,广济桥交通纽带的使命完成。2007年广济桥再次全面修缮完成,实现了从交通要道向旅游观光步行桥的身份转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济桥,它横跨韩江两岸,碧波荡漾,二十座桥墩结结实实的扎在江水里,桥亭飞檐交错,古韵十足。是广东东部去福建、江西的必由之路。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亁道七年(1171年),经元、明两个朝代359年的建设,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建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全长518米,东西两边共有20个桥墩,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看广济桥是文化之美。灰瓦白柱,廊桥迂回,飞檐交错,楹联诗词,尽显风韵,无事坐在桥亭里,早看朝霞晚赏落日,夏吹江风秋赏山月,都是极其惬意风雅之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远看广济桥是意境之美。江水碧绿,天空湛蓝,桥水一线,波光粼粼,唯美如画。最美当属日出与日落之时,彩霞满天,疏散了白天的喧嚣,它如一位安静的处子轻盈悬浮在天地之间,美丽的剪影带给人无限平和与遐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济桥上游客很多,挤滿了人,都想一睹古桥风貌。走上桥面,中间连接的十八艘小船很牢固,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在水面上的感觉。最值得观瞻的是桥亭上的楹联,楹联里蕴藏了广济桥的历史、文化、风光等等,随便摘录两句:“海月人千里、云天鹤一声”、“腾露夜过峰顶月,嘶风晓逐海门潮”。字体龙飞凤舞,气质各异,可惜很多字不易辨认,感到自己很没有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济桥下午5点半,太阳西斜,拆船工作开始了,十八艘小船被一个个拆解开来运到别处,把水道让给一些商船通行。</span><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过河拆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近千年沉浮的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它像一个传奇在历朝历代的保护修复之下,横跨在韩江之上,是风景,是文化,更是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开元寺</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开元寺前身是荔峰寺,建于唐朝年间,有“百万人家福寺,三千世界丛林”的美誉,是粤东第一古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元寺自建立至今1200多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地震、海潮、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乱、人为破坏等摧残,也经过了多次重新修建。如今整座寺庙既保留了唐代初建时的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代的开元寺是官方寺院,也是历代祝福君王、宣讲官府律令、国家祝典法仪的场地。其规模庞大,肃穆壮观,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建筑群,被称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为超度在战争中死亡士兵的亡灵,下令在全国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建造一所大寺,并用“开元”命名,潮州开元寺就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到了元代,开元寺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叫“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韩文公祠</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淡绿色壁面,衬托着当中凹肚门上方“韩文公之祠”蓝色隶书匾额之清淡文雅与沉静端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祠正门</span><b style="font-size:22px;">“韩文公祠”</b><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字为1984年胡耀邦视察潮州时所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文公祠是韩愈纪念馆,韩愈,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写了《谏迎佛骨表》,不料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州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了解过韩愈贬谪到潮州后的经历,很容易就联想到苏轼在杭州时的作为。一唐一宋,两位大文豪都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到杭州,要去看看苏轼的苏堤,这此到了潮州,则一定要去打卡韩文公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祠橡木,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即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从城南移此,置正堂南墙下。韩文公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石柱镌刻对联,甬道碑廊环列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其中也有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保存现代名人评价韩愈的书法碑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上韩文公祠的侍郎阁,迎着朝阳,远眺寒江上的广济桥。虽然说"静思怀远"有点矫情,但眼前的美景和韩文公祠的古韵清幽,真的让人心旷神怡。我不禁想起了韩愈的一首诗,可惜只记起那几句:"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绿树成林。至今还保存最为完整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是纪念韩愈的专祠,还是潮州八景之一。漫步其中,处处可感受到韩愈对这座城市的贡献,也处处可感受到当地人对其的纪念和崇敬之情。2006年5月25日,韩文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在潮州住的酒店,不错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古城,一条矗立了20多座石牌坊的文化古街。这次我有幸来到这里,漫步其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呼吸,被古老建筑的韵味所沉醉。在这里,古巷,古桥、古寺、公祠,每一座城楼,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段传奇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我吃过、走过、也拍过,证明我己来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制作 日月 图片手机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3-3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