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案/制作:日月星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121275</p><p class="ql-block">图片:呜谢网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科技领域,“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融合的巅峰之作,要说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有多火,看看科技巨头的动作就知道了。特斯拉宣布Optimus机器人年内量产1万台,小米铁大机器人开始在其自家工厂流水线上测试抓取零件,小鹏的Iron机器人甚至秀了一段“中国功夫”棍术表演。据统计,全球至少有18家车企跨界入局,连造电池的比亚迪都悄悄成立了“尧舜禹”机器人项目组。这让我这个既关心生活又对科技好奇的人,想好好聊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租赁市场,一机难求。2025年2月12日,在春晚因扭秧歌爆火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京东平台开售。此次宇树科技共上架两款人形机器人,其中价格最高的为65万元。3月6日,G1(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人形机器人,AI化身)在央视新闻直播中亮相,流畅完成“李小龙式”回旋空踢等高难度动作。现在,它成了租赁市场的抢手货,日租金上万!这赚钱速度,真快。一些租赁商靠它赚了不少钱。这突如其来的商机,让人又兴奋又焦虑。这股热潮背后是惊人的市场预期:国信证券预测到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美元,而马斯克更是放话“未来机器人和人类数量可能达到2:1”。</p><p class="ql-block"> 思考一:爆火背后,技术与市场的碰撞。G1能敲核桃、开瓶盖,小跑几步,但说白了,还是个“大号遥控玩具”。它代表科技进步,一种新可能。商业活动、展会都用它,甚至公益活动也用它做志愿者。它承载着人们对科技的期待,也反映了市场对新技术的巨大需求。政策层面的助推也不可忽视。中国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5年突破“大脑、小脑、肢体”三大关键技术,上海更是建起了全国首个异构机器人训练场,100多台不同品牌的机器人在模拟工厂、医院等场景里“打工”积累数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思考二:科技浪潮下,焦虑与机遇并存。G1的爆火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租赁商坦言,初期对G1的功能有些失望,现在的成功离不开自身努力。一些人对未来有信心,但也担忧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和风险。某不愿具名的投资人透露:现在各地产业基金一窝蜂砸钱,有些企业为拿补贴仓促上马,连基础运动控制都没做好就吹嘘具身智能,这泡沫早晚得破。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对科技发展兴奋,但也面临竞争压力。每个人都在这科技浪潮中,感受着机遇和挑战。</p><p class="ql-block"> 思考三: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G1的成功只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缩影。这让人兴奋,也让人担忧。就业问题、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等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比如当杭州某幼儿园引入陪护机器人后,家长们发现孩子更愿意和机器伙伴说心里话;上海养老院用机器人喂饭,老人却抱怨“冷冰冰的没温度”。更尖锐的问题来自学界:如果机器人通过持续学习产生自主意识,人类该如何定义它们的权利?我们该如何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利用科技进步,让生活更好?如何规避风险?这些都需要思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思考四:正面,从科幻走向现实,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厂打工”。反面,通用大模型的进度阻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正方,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堪称正方代表。他在CES 2025演讲时进一步指出:未来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三类机器人,分别为自主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反方,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算得上其中的代表。他在不同场合说道:把机器变成人,不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机器有很多方面会比人强,但是机器变不成人,也没有必要变成人。窃以为,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会的是越来越多。上海人形机器人走上T台成为“超模”,深圳人形机器人街边溜达火到国外,AI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像极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科技革命的缩影。虽然它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却一步步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形机器人的爆火,给了我们警示,也带来新的思考。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度焦虑。要理性看待科技发展,积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迎接未来的挑战。将来,机器人可能更普及,融入我们生活。但人始终是时代的主人,要用积极的态度拥抱未来,创造更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