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世外桃源

老玩童孙工

<p class="ql-block">  阳朔"世外桃源"主要有荷花池、 燕子湖、燕子洞、侗乡风情和原始部落组成。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阳朔世外桃源景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桥、流水、田园、老村与水上民族村寨融为一体的绝妙画图,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p> <p class="ql-block">  世外桃源距阳朔县城只有12公里,离白沙镇只有咫尺之遥。真可谓“坐车观秀丽,骑马听涛声”,十分方便。走进这里,一片湖光山色立即映入你的眼帘。只见风吹芦苇白絮飞,水流桃花满地红。</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数十亩宽的水面,风雨桥如长虹卧波,侗鼓楼似青峰入云。那气势,那结构,别致而又紧凑。配以青峰黄稻绿竹,那种闲适,那种宁静,那种安逸,确有一股世外桃源的况味。</p> <p class="ql-block">  两只木制的水车,吱吱呀呀地摇着,一轮西坠的太阳,将一湖金辉十分均匀地洒在我们柔和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在世外桃源乘坐着能载十余人的木船,在船夫奋力的桨声中,离开了码头,驶入金黄色的湖面之中。长桥短楼竖塔,倒映在水面,被船桨一点一点地剪碎,让我们一阵惋惜。而桃花朵朵飘于碧波,又引发了我们另一番情致。</p> <p class="ql-block">  在湖中一阵欢快的芦笙声突然传来。只见木桥之上,一字排开二十余位小伙姑娘,小伙子白衣对襟,红绸扎腰,十分精神,正手持芦笙悠然而舞;姑娘们则白银头饰,粉衣蓝裙,一脸笑容,一脸灿烂地跳跃。</p> <p class="ql-block">  在湖中游各种少数民族表演,有(黑衣壮天琴表演):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那坡县与越南毗邻,该县境内的壮族按自称的称谓和各自的语言划分有12个族群。其中,自称为“敏”(亦称布壮)的族群,就是人称黑衣壮的一个族群。人类学家称黑衣壮为壮族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主要在于合声。音域宽广,音乐复杂多样,节奏缓急有序,和音和谐完美,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壮族绣球):就是壮族吉祥的代表和爱情的象征。壮族绣球是壮族姑娘亲手所绣的。由12片花瓣形的绢丝组成一个圆球。12片花瓣,分别代表着一年中12个月份,在每片花瓣上她们都会绣上相应月份的代表性植物或动物。一个绣球就表示一年中的12个月,月月平安、圆圆满满之意。</p> <p class="ql-block">  (苗族刺绣):它是集传统图案的记忆,结合现代款式,不用画图空凭记忆随手绣成,每条要60000多针,绣一条领带要一个月,最快26天,她们从反面绣正面,一针下去两面成型,堪称中华一绝。</p> <p class="ql-block">  (瑶族舞蹈):瑶族人生活在大山里,竹木资源比较丰富,他们就地取材制作出一些竹木工艺,也用竹木当做一些舞蹈工具,编制出各种竹木舞蹈。</p> <p class="ql-block">  (革家族蜡染):革家族是一个以蜡染为生的民族。蜡染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在棉布上画图,然后用铜片或铝片制成的蜡刀从温火炉中的瓷碗里沾上蜡液,描绘在白布上,蜡液落布即干,之后将上完的蜡的布放进蓝靛缸里浸染,由于有蜡的地方上不了色,所以待煮沸脱蜡和漂洗晒干后便显现出蓝底白花纹的图案来。</p> <p class="ql-block">  (壮族壮锦制作):是用素色细纱作经线,丝线作纬线编织而成的。一般的壮锦图案都是以几何图纹或动物、植物的造型为主题,其中几何图纹更是变动无穷、丰富多彩。壮锦的用色大胆,都是大红、大绿、大黄、大蓝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乘坐小船游览燕子湖无疑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 编辑孙跃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