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音乐:一路走来</font></b></h1> <b> 太硬核!飞机竟然“降落”在樱花盛开的公园里!</b> <b> 今年武汉樱花简直杀疯,直接从“限定美景”变成“城市标配”!轻轨地铁,开往春天的列车,满车厢被樱花“攻陷”;</b> <b> 今年武汉这波樱花营销,堪称教科书级别,樱花贴着公交专车满处跑,用樱花给城市狠狠美颜,城市颜值和文化影响力双双暴涨,</b> <b>樱花空客从飞舞的樱花中空中行走,全世界都看到了武汉的独特魅力,感觉武汉找到了流量密码,;</b> <b>更奇的是:在市中心,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 王家墩公园,当飞机与樱花同框,一幅别样的春日画卷在此展开。</b> <b> 3月28日,一阵突来的风雨,吹落着樱花满天飞舞,但确吹不走特种兵“寻花问柳”的脚步,按既定探路目标,迎着风雨再次来到王家墩公园,</b><div><b><br></b></div><div><b> 公园东北角的广场上,一架公开展示的大型飞机被樱花环绕,高大的飞机与樱花同框的景象亦再次让人振奋;</b></div> <b>虽然天气阴沉,仍有不少市民前来赏花游玩。人们或坐或躺,享受着樱花下的缤纷,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放风筝,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b> <b> 这里满树的樱花,如繁星闪烁,白的似雪,粉的像霞,在风雨中摇曳,花瓣簌簌飘落,宛如天女散花,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的锦毯。</b><div><b> 这些樱粉们反而狂喜,举起相机手机,摆姿作势,整个广场风雨中更显几分浪漫与诗意。</b></div> <b>这可不是普通的飞机,它是退役的 “运 - 8” 运输机,如今静静地停泊在这里,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b><div><b><br></b></div><div><b> 而此时,飞机周围的樱花正值盛花期,玫红色的花瓣层层簇拥,宛如天边的云霞。</b></div> <b>抬眼望去,飞机的金属机身与娇艳的樱花相互映衬,强烈的对比碰撞出独特的美感。</b> <b>“飞”来的这架飞机,机头高昂,威风凛凛。</b> <b> 运八的原型是苏联的安12,50年代末的设计。飞机的机头和机尾都还是玻璃,看起来非常复古。</b> <div> <b>飞机的硬朗线条在樱花的柔媚环绕下,多了几分温情;而樱花在飞机庞大身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俏动人。寒风将樱花的撒落在飞机上,仿佛为它披上了一件花衣。</b></div> <b>这是一架运八中型运输机,机长34米,翼展达到38米。</b> <b> 在公园樱花盛开时节,这架飞机“飞”到这里确实蛮应景的;樱花环绕下机身更显出雄浑威猛;</b> <b> 有人跑向飞机,她们是准备登机吗?</b> <b>春暖花开,正是樱花绽放的季节。据说,每当这个季节,不少市民专门打“飞的”去日本、韩国赏樱花。<br><br> 我告诉你们,就在市内,飞机飞到身边,相伴着樱花搭台摆景,让市民在这里就可享受到樱花带来的盛宴;</b> <b>岁月,静好;花开,相依。漫步在樱花之中,尽情地吮吸着樱花那清淡的香味,任意地徜徉在飞机花下,目光所至,全是美的不可方物的樱花。<br><br></b><div><b> 虽然天气阴沉,但周围樱花如雪,也是拍照的好景致,爱美的女性纷纷留影。</b></div> <b> 哦,据介绍:这架飞机是一架退役的运-八军用运输机,由解放军空军赠送,向公众开放展示。</b> <b>这架运八退役军用运输机<br><br>按照政府的相关规划<br><br>安家在王家墩公园<br><br>将用于展示和参观<br><br>传承王家墩机场历史</b> <b> 王家墩公园用实物展示:“现在致力于收集抗战时期公园的老照片,以及整个的历史变迁、历史传承的照片,这些图片展也能进一步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怀,也让他们了解一些飞机这方面的知识。”</b><br> <b> 原来这架飞机系退役的军用运输机,按相关规划安家在王家墩公园,将用作展示、参观,反映王家墩机场的历史,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长可以带小孩来近距离参观,给小孩一个航空梦想。</b> <b> </b> <b> 很多武汉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真的有一座机场,它建于上1930年代,使用了70多年。<br><br></b><div><b> 航空路和机场河就因靠近机场而得名,淮海路曾经是飞机的跑道。</b></div> <b>抗战英雄从这里起飞击敌,住附近的老居民听着飞机声长大,很多武汉人第一次坐飞机也在这里。<br><br> 如今飞机“飞”回王家墩,重新唤醒那段传奇往事。</b> <b> 前几年有网友晒出一张摄于1929年的武汉老照片:几位工人将绳子紧紧缠绕在胸前,费力拉着一辆螺旋桨飞机,背景在中山大道上,这大概是武汉最早的飞机影像。<br><br> 他们拉的飞机型号是莱安NYP-1,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刚刚驾驶它飞跃大西洋,刷新了历史记录,也让这款飞机成了「网红款」。</b> <b>中国一口气订购5架,经过水路运抵武汉,从汉口起坡,人力拉到王家墩进行组装,其中一架还命名叫“汉口号”,这才推动了王家墩机场的建设。<br><br> 当时王家墩是地势平坦空旷的跑马场,专家说此处适合建机场。(图源1931年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已经有飞机场的地标在了)<br> 说建就建,人力拉动大型石碾,将地压实压平,1929年1月9日动工,用时20天建成,建成当天就进行了首次飞行。<br><br>一位叫鲍会秩的女飞行员驾驶“汉口号”飞机,满载着信件,从王家墩机场飞往广州,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航空信件的运送。</b> <b> 翻开历史,“武汉会战”四个字会让许多人热血澎湃。</b><div><b><br></b></div><div><b> 王家墩机场在这次会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b></div> <b>1937年12月,在日军的强烈攻势下,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但在“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仍有许多重要机关,所以武汉仍是日军轰炸的重点。<br><br></b><div><b> 1938年元月4日,日机首次在武汉上空出现。</b></div><div><b><br></b></div><div><b> 从那一天起,三镇市民告别了往日深居中南腹地的安全感,切身体会到自己的家园已不再是大后方,而成了战争前沿。</b>。</div> <b> 元月5日,日机第二次光顾武汉。</b><div><b><br></b></div><div><b> 70多架日机布满天空,编着队超低空飞行,不可一世地盘旋一周之后,开始投弹扫射。<br><br></b></div><div><b> 这一天100多人遭此无妄之灾,连蒋介石的珞珈山寓所,也挨了日机的炸弹。</b></div> <b>武汉2.18空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为准备这场空战,襄樊、衡阳、长沙各机场的战斗机全部调到了武汉周围。那时,中国自己造不出飞机,全靠美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b> <b>特别是苏联,从1937年底陆续援助了中国200多架战斗机,苏联空军志愿队更是直接参战。</b><div><b><br></b></div><div><b> 如今,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就长眠着15位曾参与武汉空战的俄罗斯热血青年。</b><br></div> <b>那年,2月18日这天早晨6时起,皖赣前线就不断传来敌情通报。“敌机转趋衡阳……”、“敌机经鄂东北飞往重庆……”、“又发现敌机30余架……”<br><br> 敌机哪曾想到,武汉的天空早已设下十面埋伏;</b> <b> 中国空军第三大队和龚业悌所属的第四大队分别从孝感、汉口机场起飞,苏式战斗机已在空中磨刀霍霍。</b> <b>近百架飞机,在汉口东北角岱家山一带上空奔雷走电,绞杀一团。</b><div><b> 机枪吐着火舌,伤者拖着浓烟,你追我赶,上下翻腾。日机上的红太阳与我机上的白日徽在长空飞旋流泻,划出一条条红色白色的闪电。</b></div><div><b> 填满宇宙的轰响震聋了人们的耳朵,武汉的市民们全像失听的哑巴打着手势交流惊恐的神色。</b></div> <b>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仅持续12分钟,龚业悌和战友们共击落12架敌机。<br><br> 被日机炸怕了的武汉人民,在“2.18”空战中亲眼目睹了中国空军的英雄形象,抗战热潮顿时高涨。</b> <b>被武汉的抗战热情所感染的著名作家老舍,当时也曾站在汉口总商会的楼上,像天真的孩子一样为空中的拼杀鼓掌欢跳。<br><br> 他在《八方风雨》中写道:“我们都在高处看望。看到敌机被我机打伤,曳着黑烟逃窜,走着走着,一团红光,落了下去;有多么兴奋、痛快呀!……”</b> <b>4月29日,侵华日军海军航空兵佐世保航空队出动飞机36架空袭武汉,欲以空中大捷作为献给天皇生日“天长节”的寿礼。<br><br> 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奉命与战友们驾机迎敌,在武汉上空与敌机展开短兵相接的鏖战。陈怀民首先咬住1架日机,一条无情的火舌舔向敌机,刹那间,敌机中弹起火,旋转着坠落地面。陈怀民一拨机头,又盯住了另一架敌机。然而,他的战斗动作引起了敌人的注意,5架敌机发疯似地扑了上*,猛烈地向陈怀民射击。陈怀民在战机里中弹受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的敌机,<br><br> 他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br><br> “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这是4月28日,陈怀民牺牲前夜在日记中写道的。<br><br> 22岁,意味着什么,用我们现在的标准而言,就是90后,可当年的他,却用生命在武汉上空谱写一段悲壮的英雄故事。<br><br> 为缅怀抗日英雄陈怀民,汉口设有“陈怀民路”以示纪念。 抗日英雄陈怀民(图片来源:中国军网)</b> <b> 5月19日,由空军战士徐焕升领队的两架B-10轰炸机从王家墩机场起飞,前往日本九州散发传单,成为二战开战之后首次飞入日本领空的外国军机。</b> <b>两架飞机依次飞临久留米、佐贺、佐世保、福岗等其它九州各城市撒下传单上百万份,在日本本土上空飞行了2个小时,随后两架轰炸机在汉口王家墩机场安全降落,<br><br> 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军政部长何应钦,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陈绍禹、吴玉章、罗炳辉等亲自来到机场迎接。</b><br> <div> <b> 经过战争洗礼的王家墩机场,解放后,王家墩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成为军用机场,周围老居民都听过头顶飞机的轰鸣声。</b></div> <b> 1967年9月,毛主席到武汉视察时,在王家墩机场亲切接见空降兵部队官兵,并指示“机场荒地可以种东西可以种庄稼”。</b><div><b> 据说王家墩机场周边有些庄稼地就是空军空地勤人员的责任田,上面插有地勤大队的牌子。</b><div><b> (图片来源:故园怀旧论坛)</b></div></div> <b>1993年王家墩机场成为军民两用机场,当时武汉的机场除了王家墩机场,还有江对面的南湖机场。<br><br></b><div><b> 武汉“一城两机场”的格局在当时放眼全国独一无二。<br><br></b></div><div><b> 武航开通的首条干线航班,是从武汉到广州,后来又陆续开通武汉到西安、成都、海口、北海等地波音航线。</b></div> <b> 那时候,武汉人在中南大酒店、长江大酒店一楼大堂能买到机票,</b> <b> 运送旅客登机的摆渡车,用的是最老款的铰链式公交车,就是中间带有“手风琴”的超长公交车。</b> <b>搜到一张2000年前后从王家墩飞往成都的机票480元,当时这个价格都够坐绿皮火车去北京一个来回了。</b><div><b><br></b></div><div><b> 票上印着「武汉航空」,就是从王家墩机场起飞。</b></div><b><br> 武航机票还打上广告,印着当年最火的四大天王之一郭富城,手里拿着百事可乐。</b> <b> 王家墩机场的往事牵动了许多老武汉人的回忆。<br><br>看,大灰机,放学后去看飞机表演;</b> <b>1985年,武汉提出建设CBD的设想。<br><br> 2003年1月,市长李宪生在武汉市十一届一次人代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在王家墩老机场原址建设“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武汉CBD建设正式拉开序幕。<br><br> 2005年9月25日,酝酿20年之久的国内首个市场化运作的中央商务区---武汉王家墩中心商务区(CBD)破土开建。</b> <b>印有“武汉”字样的飞机,成了往事。<br><br> 从1929到2007,王家墩机场陪伴武汉人长达78年,此后城市发展翻天覆地,机场旧址长出繁华的摩天大楼。</b> <b> 世界五百强企业涌入CBD,星级酒店扎堆,鹿晗、张艺兴、朱一龙等明星来武汉都会去CBD落脚。<br><br> 机场旧址旁的「王家墩东」地铁站的主题叫做“壮志凌云”,在艺术墙上能看到山脉、城市和翱翔的飞机,过往历史被刻画在眼前。</b> <b>如今,运八回到了王家墩,王家墩重新拥有飞机,运8也算落叶归根,静静停泊在公园一角,像一位披荆斩棘归来的战士。</b><div><b> (此处借张晴天图片)</b></div> <b> 城市和翱翔归来的飞机,过往历史被重现在眼前;王家墩公园内的大草坪青草茵茵,樱花如雪,樱花在春风中摇溢着迎接大飞机的到来;</b><div><b> 市民似从飞机上走下来,欢迎她的是灿烂开放纷飞的樱花。</b></div> <b> 来拍照打卡吧!带孩子来近距离地认识飞机。</b> <b>抬眼望去,飞机的金属机身与娇艳的樱花相互映衬,强烈的对比碰撞出独特的美感。</b><div><b> </b></div><div><b> 飞机的硬朗线条在樱花的柔媚环绕下,多了几分温情;而樱花在飞机庞大身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俏动人。</b></div><div><b><br></b></div><div><b> 寒风催着樱花洒下,樱花飘飘洒洒地落在飞机上,仿佛为它披上了一件花衣。</b><br></div> <b>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武大的樱花;武大的部分樱花是当年日本侵华时留下的,它们在那段屈辱的岁月里扎根。</b><div><b> 那些樱花,起初或许带着侵略者的印记,见证过山河破碎、百姓蒙难的悲惨。</b></div><div><b><br></b></div><div><b> 而王家墩公园的樱花,盛开在曾经抗击日寇的机场旧址之上,每一片花瓣都像是在诉说着先辈们顽强抵抗、保家卫国的不屈精神。</b></div><div><b> </b></div><div><b> 同样是樱花,武大的樱花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伤痛,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b></div><div><b> 王家墩的樱花则在胜利与新生的土地上绽放,象征着浴火重生后的繁荣与希望。</b></div> <b>今天虽是阴雨天,但公园里仍是热闹非凡,许多市民都被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吸引而来。</b><div><b> 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面带微笑,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回忆着过去的时光,或许他们也曾见证过王家墩机场的辉煌岁月;</b><div><b> 一位老人,竟迎风甩起了红绸舞,</b></div></div> <b> 樱花树在红绸的舞动中,也摇动着支丫,催赶着樱花加入这场飞机旁的春日狂欢;</b> <b> 孩子们则在樱花树下嬉笑玩耍,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为这片美景增添了几分生机。</b> <b> 此时,身边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孩子舞动,孩子兴奋地指着樱花说:“妈妈,这些花好像蝴蝶一样,好漂亮!” 妈妈笑着回答:“是啊,宝贝,这是春天送给我们的礼物。”</b><div><b> </b></div><div><b> 看着他们温馨的画面,我不禁被这浓浓的春意和亲情所感染。如今这般岁月静好,正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眼前的樱花见证了苦难与辉煌,也预示着美好的未来。</b></div> <b>年轻人更是忙碌,她们手持相机、手机,不断变换着角度,试图将这美好的瞬间永久定格。</b> <b>画面中,有的牵手并行,有的昂首挺胸,在飞机前摆出酷炫的姿势,让樱花成为背景;</b><div><b><br></b></div><div><b> 有的则专注于拍摄樱花的特写,捕捉那细腻的花瓣和晶莹的雨珠。</b></div> <b>我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拍照的队伍。</b><div><b><br></b></div><div><b> 站在樱花树下,微风吹过,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我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如诗如画的一刻。</b><br></div> <b>再次与飞机樱花同框,而这次雨中游玩,更让我感受到了武汉春日独特的魅力,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b><div><b> 而王家墩公园承载的那段厚重历史,更是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意。</b></div> <b>我就要离开了,在知道王家墩机场往事后,再看它有一种新旧时空交替的感觉。</b><div><b> </b></div><div><b> 使王家墩机场过去的,这段历史与现今,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两者交相辉映;(资料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b></div> <b>王家墩园春日行,往昔机场焕新景。<br>三五年间始建起,抗战岁月留威名。<br>运八战机今安驻,曾御日寇护安宁。<br>陈怀民勇垂青史,热血洒空震敌营。</b> <b>时光迁转用途改,军民两用启新程。<br>零七停用商务区,公园崛起绿意萌。<br>晚樱绽放云霞绕,玫红花瓣映机身。<br>武大樱植屈辱史,此地樱绽胜利音。<br>一樱载痛警后世,一樱含笑颂英魂。</b> <b>老人闲坐忆旧岁,孩童嬉闹春意深。<br>年轻男女忙留影,花下尽是欢乐人。<br>漫步樱花大道中,洁白花瓣意纯真。<br>染井吉野大岛樱,枝枝交错似情真。</b> <b>下沉广场花争艳,五彩斑斓醉心魂。<br>草坪之上人惬意,细雨之下笑声闻。<br>今日打货收获大,满怀感慨返家门。<br>武汉春景刻心间,历史敬意永留存。</b><br> <div> <b> 王家墩公园,飞机与樱花交织的春日盛景;回家啰;<br></b></div><div><br></div><div>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特注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