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 文:军营里的小兵</p><p class="ql-block"> (🍎风轻云淡)</p><p class="ql-block">图 片:下载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21日,【铁路情怀与铁路职工之家】美友圈举办了以“我的铁路第一次”为主题的线上讨论交流活动,勾起了我与火车的一些回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火车是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坐火车是1967年1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最后几个月,红卫兵实行全国大串联已是风起云涌。到12月,串联之风已吹到我们学校。我们得悉学校红卫兵大队部正在组织人员,准备徒步去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串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我们同村的几个同学已自己成立了一个红卫兵组织——红卫兵小分队。得悉大队部要外出串联,我们也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去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串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同意了我们的申请,并按人数发放了经费。过了1967年元旦,我们一行7人就出发了。第一天我们走了将近50里路到达县城。在县城住了一宿,第二天出发时打算走到绍兴。路上,我们遇到了不少去串联的红卫兵队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别的红卫兵串联队伍都有几十人,行走在公路上雄纠纠,气昂昂,很有气势。我们只有7个人,有点像散兵游勇。我们年龄都较小,昨天已经走了一天,第二天就没有第一天精神。结果等走到太阳要下山了,我们才刚到柯桥,只好在柯桥找地方住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上午,我们到达绍兴市区,红卫兵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安排了住宿。当他们得知我们去四明山时,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四明山地区正在闹一种流行病,所有去串联的人员一律返回,并要我们登记了返程时间和地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绍兴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饭后去接待站拿返程车票时,发觉给我们的是一张火车票(绍兴到我们县城是通汽车的)。我们7个人多数都没有坐过火车,拿到火车票就可以坐火车回去,大家很是开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知道我们到了绍兴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到处都是人。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造反有理”的歌曲。车站检票口也挤满了人。我们是怎么挤进站台的?有没有检票?一点印象也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台上也有不少人,多数都是串联的红卫兵。那时的火车都是烧煤的蒸汽机车,一般一列客车在机车后面挂十节左右客车厢。车厢过道的两边,一边是两人座,一边是三人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乘坐的火车是从宁波发车,终点站是上海。因为汽车票上是没有座位号的,我们并不知道火车票起点站是有座位号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绍兴是路过站,所以我们都没有座位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到远处传来“呜呜呜”的汽笛声,大家的目光都射向了汽笛声传来的方向。只见黑黑的火车头冒着白烟“轰隆轰隆”地从远处冲过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不容易火车来了,等列车在站台边停下来时,我们才发觉,原来车厢里已挤满了人。一些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人高马大,一看车厢门口挤满了人,就直接从车窗上爬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直跟着我表哥(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我大两岁,</span>已初三毕业,但还未离校),他在前面冲,我在后面紧紧地拉着他的衣服。挤到车厢里一张望,我的天哪!连行李架上都爬着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列车路过我们县城车站时,我们没能挤下车,火车一直将我们带到了杭州。由于杭州站下车的人多,我们总算在杭州下了火车。我们没有去成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串联,却让我第一次乘了火车(因为我并没有座位),还意外地逛了杭州。</p><p class="ql-block"> 2025.03.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