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51. 蔗根象(昆虫)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蔗根象,学名Diaprepes abbreviata (L.),是一种对甘蔗等作物危害严重的昆虫。</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蔗根象成虫体型较大,体长约15 - 25毫米,身体呈长椭圆形,颜色多为黑褐色或棕色,具有光泽。其体表有刻点和绒毛,触角呈膝状,端部膨大。幼虫呈乳白色,头部黄褐色,身体肥胖,多褶皱,无足。</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该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发生1 - 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隐藏在植株基部或土壤缝隙中,夜间活动取食。幼虫孵化后即钻入土壤,取食植物根系,尤其喜食甘蔗的地下茎和根系,导致甘蔗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死亡。</p><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甘蔗产区,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巴西、古巴以及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p> <p class="ql-block"><b>一,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成虫:体长约10-15毫米,身体呈黑色或深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较小,有一对长而弯曲的触角。前胸背板上有明显的刻点和皱纹。鞘翅上有不规则的斑点和条纹。</p><p class="ql-block">幼虫:白色,无足,身体柔软,呈C形弯曲。头部较小,有一对发达的上颚。</p><p class="ql-block">生活史</p><p class="ql-block">卵:卵呈椭圆形,白色,通常产在植物的根部或土壤中。</p><p class="ql-block">幼虫:幼虫孵化后,在土壤中取食植物的根部,造成根部损伤和腐烂。</p><p class="ql-block">蛹:幼虫在土壤中化蛹,蛹期约为1-2周。</p><p class="ql-block">成虫:成虫羽化后,从土壤中爬出,取食植物的叶片和嫩枝。</p><p class="ql-block">生物学特性</p><p class="ql-block">食性:蔗根象主要以植物的根部为食,尤其喜欢甘蔗、玉米等作物的根部。</p><p class="ql-block">繁殖:蔗根象一般每年繁殖1-2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壤中越冬。</p><p class="ql-block">环境适应性:蔗根象适应能力强,能在多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存。</p><p class="ql-block">危害</p><p class="ql-block">蔗根象的幼虫在土壤中取食植物根部,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枯萎甚至死亡。成虫取食植物的叶片和嫩枝,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p> <p class="ql-block"><b>二,入侵机制</b></p><p class="ql-block">扩散能力</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快速扩散。其成虫可以飞行数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从而能够迅速占领新的栖息地。此外,蔗根象还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如农产品的运输等,进行远距离传播。</p><p class="ql-block">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包括高温、低温和干旱等。此外,蔗根象还可以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从而能够在多种生态系统中生存。</p><p class="ql-block">繁殖能力</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其雌虫可以产下大量的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蔗根象的种群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此外,蔗根象的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p><p class="ql-block">缺乏天敌</p><p class="ql-block">在新的入侵地区,蔗根象往往缺乏有效的天敌。这使得蔗根象的种群数量能够在没有天敌控制的情况下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其成功入侵并大量繁殖。</p> <p class="ql-block"><b>三,与当地物种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与植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危害植物:蔗根象的幼虫主要以甘蔗、柑橘等植物的根系为食,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p><p class="ql-block">改变植物群落结构:蔗根象的大量繁殖和危害可能会导致某些植物种群数量减少,从而改变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p><p class="ql-block">与其他动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作为食物来源:蔗根象的幼虫和成虫可能是某些鸟类、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对当地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影响其他昆虫:蔗根象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其他昆虫的生存和繁殖,例如,它可能会与其他食根昆虫竞争食物资源,或者通过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来影响其他昆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与微生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影响土壤微生物:蔗根象的活动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p><p class="ql-block">传播微生物:蔗根象可能会在取食和活动过程中传播某些微生物,包括病原菌,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p> <p class="ql-block"><b>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传播疾病</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可能携带并传播植物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影响到与植物接触的人类。例如,某些病毒或细菌可能通过蔗根象的口器或身体表面传播到人类身上,导致感染和疾病。</p><p class="ql-block">过敏反应</p><p class="ql-block">蔗根象的身体部分、分泌物或粪便可能含有过敏原,这些过敏原可能会引发人类的过敏反应。过敏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咳嗽等。</p><p class="ql-block">影响食品安全</p><p class="ql-block">蔗根象可能会在甘蔗等作物上产卵或取食,导致作物受损。这些受损的作物可能会被霉菌或其他病原体污染,从而影响食品安全。食用受污染的作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p><p class="ql-block">经济影响</p><p class="ql-block">蔗根象的危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计。这种经济压力可能会对农民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蔗根象虽然主要对植物造成危害,但也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对于蔗根象的防治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b>五,对人类生存的威胁</b></p><p class="ql-block">农业方面</p><p class="ql-block">作物减产:蔗根象的幼虫主要以甘蔗、柑橘等作物的根系为食,导致根系受损,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例如在甘蔗种植区,蔗根象的危害可使甘蔗产量降低20%-50%。</p><p class="ql-block">经济损失:由于作物减产,农民的收入减少,同时为了防治蔗根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农药、设备等,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给农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p><p class="ql-block">生态方面</p><p class="ql-block">破坏生态平衡:蔗根象的大量繁殖会导致其栖息地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它可能会与其他昆虫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导致一些本地昆虫数量减少甚至灭绝。</p><p class="ql-block">影响土壤质量:蔗根象在土壤中活动,会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降低土壤肥力。</p><p class="ql-block">人类健康方面</p><p class="ql-block">传播疾病:蔗根象可能会携带一些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在与人类接触或污染食物、水源后,可能会将这些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p><p class="ql-block">过敏反应:蔗根象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碎片等可能会引起人类的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对过敏体质的人危害更大。</p> <p class="ql-block"><b>六,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自然传播</p><p class="ql-block">飞行扩散:蔗根象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飞行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实现自然扩散。</p><p class="ql-block">水流传播:蔗根象的卵、幼虫和蛹可能会随着水流的冲刷而被带到其他地方,尤其是在雨季或洪水期间,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更为常见。</p><p class="ql-block">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苗木和植物材料的运输:蔗根象可能会随着感染的苗木、植物材料或土壤的运输而被传播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农业机械和工具的传播:蔗根象可能会附着在农业机械、工具或设备上,随着这些工具的移动而被传播到其他地方。</p><p class="ql-block">国际贸易和旅游:蔗根象可能会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活动而被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其他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动物传播:蔗根象可能会被鸟类、哺乳动物等动物携带和传播。</p><p class="ql-block">风力传播:在某些情况下,蔗根象可能会被风吹到其他地方。</p> <p class="ql-block"><b>七,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农业防治</p><p class="ql-block">轮作: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可减少蔗根象的虫口密度。</p><p class="ql-block">深耕:在种植前进行深耕,可破坏蔗根象的越冬场所,减少虫源。</p><p class="ql-block">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杂草,减少蔗根象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物理防治</p><p class="ql-block">灯光诱捕:利用蔗根象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捕。</p><p class="ql-block">人工捕捉:在蔗根象发生初期,可人工捕捉成虫,减少虫口数量。</p><p class="ql-block">生物防治</p><p class="ql-block">天敌利用:保护和利用蔗根象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可有效控制蔗根象的种群数量。</p><p class="ql-block">生物制剂: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对环境友好且对蔗根象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p class="ql-block">化学防治</p><p class="ql-block">土壤处理:在种植前或生长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蔗根象幼虫和蛹。</p><p class="ql-block">喷雾防治:在蔗根象成虫发生高峰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可有效杀死成虫。</p><p class="ql-block">综合运用以上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蔗根象的危害,保障甘蔗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