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绝境,从恐慌到传承

李文斌

<p class="ql-block"> 沙海绝境,从恐慌到传承</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货车司机,我无数次驾驶着爱车,在国道上穿梭,将货物送往全国各地。然而,那次从石家庄无极县沿国道338前往宁夏中卫市的旅程,彻底打破了我对常规运输的认知,成为我生命中一段惊心动魄且充满温暖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从石家庄无极县出发时,初春阳光明媚,道路两旁的景色如同展开的画卷,一切都那么顺遂。我哼着小曲,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满心期待着顺利抵达宁夏中卫市。</p><p class="ql-block"> 但当车辆驶入中卫段的穿沙公路时,天气突然露出狰狞面目。原本晴朗的天空,刹那间被黄沙吞噬,狂风如同猛兽般咆哮着,肆意地席卷着整个沙漠。漫天飞舞的黄沙,像密不透风的纱帐,让我眼前一片混沌,能见度不足十米。我的货车在狂风中剧烈摇晃,仿佛一叶随时可能倾覆的扁舟。更可怕的是,手机信号突然中断,导航系统完全失灵。在这片死亡之海中,我彻底失去了方向,就像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沙漏,四周除了呼啸的风声,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孤独。</p> <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抛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无助、恐惧和焦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大脑一片空白。在这茫茫沙海之中,四周荒无人烟,时间仿佛凝固,我完全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恐惧如潮水般涌来,汗水浸透了后背。我死死攥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脑海中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油箱还能撑多久?会不会被困在这里几天几夜?家人该有多担心......就在绝望即将将我吞噬之际,一道车灯穿透沙幕,如同神仙般降临在我的后视镜。</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辆改装过的越野车,车身上印着"沙漠生态科考队"的字样。车上跳下来三个身影,他们逆着狂风艰难地向我走来。为首的是位戴着防风镜的中年男子,他用力拍打着我的车窗:"师傅,我们是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的!快开门,我们来帮你!"简短的话语,却如同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p> <p class="ql-block">  我颤抖着手按下车窗按钮,夹杂着沙粒的风立刻灌进驾驶室,但我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风。科考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身材高大的吕教授(后来才知道他是科考队队长)从背包里取出军用级卫星定位仪,其它队员则开始检查我的车况。</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在穿沙公路36公里处,"吕教授指着定位仪上的红点对我说,"距离最近的安全区还有24公里。"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经过简短的商议,他们决定用越野车为我开路。</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两小时,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120分钟。科考队的越野车在前方十米左右引路,这个距离既能让我看清他们的尾灯,又不会因为跟得太近而发生危险。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吕教授冷静的指引:"注意,前方右侧有流沙区,向左靠""保持30迈车速,这段路况尚可"。</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年轻的队员小刘时不时通过对讲机讲些轻松的话题:""师傅,等出了沙漠,我请您吃中卫最有名的蒿子面"。这些话语就像黑暗中的萤火,一点一点照亮了我恐惧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当看到"中卫市区19km"的路牌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停下车的那一刻,我抽抽涕涕地哭开了。科考队员们静静地站在旁边,等我平复情绪后,吕教授才走过来递给我一瓶水:"都过去了,您很勇敢。"</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我执意要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吕教授只是摆摆手,指着越野车上的标志说:"记住这个logo就行,在西北的沙漠里,只要看到这个标志的车,都会伸出援手。"望着他们远去的车影,我突然明白,在这片看似无情的沙海里,原来一直流淌着最动人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当我再次驶过那段穿沙公路,总会放慢车速,仔细打量每一辆过往的越野车。我的车里备着矿泉水和方便面——这是准备给可能遇到受困者的。那次生死经历给我的不仅是重生,更是一份需要传递下去的温暖。在这条绵延的国道上,我们不仅是过客,更是彼此生命的守护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