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城—德令哈

大漠胡杨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位于青海省北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海拔约为2980米,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 1955年从都兰县析置德令哈工委,1958年撤销工委设立德令哈县,1962年撤县后并入乌兰县,1988年从乌兰县析置德令哈市(县级)。 德令哈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其中,境内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截至2023年末,德令哈市常住人口8.98万人。 巴音河,蒙古语称“巴音格勒”,意为“富饶的河”。巴音河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其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之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它源出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流经泽令沟、尕海、戈壁,最后注入克鲁克湖,全程200余公里。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1988年的夏天,诗人海子乘坐火车抵达德令哈,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日记》,德令哈这座城市开始走入许多文青的视野。自此,德令哈就成了诗与远方的象征,每年都有超过数百万的游客接踵而至,在柴达木盆地与昆仑山支脉下,寻找戈壁上可能留存的一些诗意。 德令哈在美丽的巴音河畔,专门修建了一座海子诗歌陈列馆。而且从2012年开始,每年七月举办海子诗歌节,来自国内著名诗人、作家、画家等文学界领导及知名人士以诗为媒、以文会友,邂逅“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吟诵这座城市独特而丰富的魅力,以此纪念这位诗人。 可鲁克湖,可鲁克是蒙古语,意思是水草茂美的地方。发源于德令哈北部柏树山中的巴音河。流过200多公里后。形成了这个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多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