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月下海棠》

月思

<p class="ql-block">  于《月下海棠》中,听埙音诉说千年幽情。</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音乐的浩瀚星空中,王次恒的埙独奏《月下海棠》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迷人而深邃的光芒。王次恒作为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 ,195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加入中央民族乐团成为笛子独奏演员。他在笛箫演奏领域成就斐然,多次获奖,还首创了新的竹笛技巧。而他在埙演奏上的造诣,同样令人赞叹,《月下海棠》便是其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埙,这件古老的乐器,被视作华夏最早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七千年历史,曾是宫廷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色独具魅力,悠远质朴,带着一种旷古深邃的穿越感,仿佛能将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当王次恒吹响埙,那独特的音色便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听众的心间。</p><p class="ql-block"> 《月下海棠》的旋律,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乐曲伊始,埙音低沉而舒缓,似是夜幕缓缓降临,月光轻柔地洒在静谧的庭院中,勾勒出海棠花朦胧的轮廓。每一个音符,都像是月光下海棠花的低语,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那古朴的音调,带着岁月的沉淀,将听众引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随着旋律的推进,音符的节奏逐渐丰富起来,恰似海棠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王次恒运用他精湛的演奏技巧,巧妙地控制着埙音的强弱、长短,让音符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仿佛是海棠花的花瓣在风中舞动的姿态,轻盈而灵动。在这一部分,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节奏的精准把握,每一个节拍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急促,也不会让人觉得拖沓,就像是大自然的呼吸,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p><p class="ql-block"> 王次恒在演奏中对情感的表达细腻入微。他通过埙音的变化,将对海棠花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那一抹淡淡的忧伤,都融入到了乐曲之中。当埙音婉转低回时,我们似乎能看到海棠花在月光下的娇羞模样,感受到那份柔美与怜惜;而当埙音略微高亢时,又仿佛能体会到海棠花在微风中绽放的生命力,以及对美好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起伏,就像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实而动人,让听众不禁沉浸其中,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在与其他乐器的配合上,虽然《月下海棠》主要以埙独奏为主,但在一些版本中,可能会加入如古筝、二胡等乐器作为伴奏。这些乐器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乐曲的层次感,还与埙音相得益彰。古筝的清脆明亮,如同月光下闪烁的露珠,点缀着海棠花的美丽;二胡的悠扬婉转,则为乐曲增添了一份深情,仿佛是海棠花与月光之间的深情对话。王次恒与这些乐器的配合默契十足,使得整个演奏更加和谐美妙。</p><p class="ql-block"> 《月下海棠》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王次恒用他的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美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有机会停下脚步,聆听古老乐器的声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次聆听这首曲子,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片摄影及后期制作:月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