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四年知青岁月历历在目,并不如烟。尽管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尽管皱纹已经深刻额头,尽管有的已经步履蹒跚,甚至坐上轮椅。可是我们的心依旧在怀念知青岁月的悠悠往事,怀念我们的第二故乡黑山县英城公社吴屯大队狼洞子村,怀念那里纯朴善良真挚的村民!</p><p class="ql-block"> 知青的故事不能复制,知青的往事点点滴滴永铭心头!当年的知青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没有过不去的艰难险阻,没有写不出的青春华章,只要心怀坦诚,敢闯敢干,没有知青过不去的“雪山””草地”和”大渡河”!“山再高,也要攀,地再深,也要钻,英雄面前无难处,越难越把干劲添”,这就是我们知青铮铮如铁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们才十六七岁,艰苦的劳动对我们知青是一场锻炼和考验。面对从来没有的“春天抢种忙,夏天烈日苦,秋天累断腰”的超常劳动量,我们迎难而上,没有退却,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男同学帮女同学,体力好的同学帮体力差的同学,彼此照应,携手走过最艰难的时期。每当回忆起来,大家的心里都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下乡插队环境艰苦,干活辛苦,想家心苦,这些都没有吓倒我们。逆境中我们互相鼓励,彼此加油,每天用歌声回答“三苦”,夏天的夜晚柴垛上的歌声让我们群情激昂,冬天大伙团团围坐火盆讲起笑话逗得一个个前俯后仰。山再高也要攀,海再深也敢潜,这就是知青对困难的态度。同学间的关爱和团结给我们力量!</p> <p class="ql-block"> 秋天割完地我们男生商量回家歇歇,打好行装改天就走,邵队长风风火火赶来恳求我们先别回家,他说气象预报两天后有大雨,庄稼收完大部都在地里,我们晚走几天大伙抢着把地里庄稼进场院,话儿说到这份上,我们责无旁贷,当场决定全部留下来抢收,经过两天的紧张抢收地里庄稼颗粒归仓,我们也打道回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插队的黑山除了种大田外,也种植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销路都好。下乡转年夏天,棉花枝叶枯黄,叶遍布虫咬的洞,队长心急如焚,灭虫是当务之急,用啥药最有效,一时拿不定主意,我们找有关书籍了解是棉蚜虫害,便用对其最有效的农药杀虫,知青带头喷洒农药保住了这片棉田。社员称赞还是知青有学问!</p> <p class="ql-block"> 都说“杀猪菜”好吃,可真正有滋有味的杀猪菜还是在农村吃过的。那是下乡次年,后院马大爷家杀年猪,将我们都请到他家吃杀猪菜,猪肉切的一片片,五花肉与酸菜、血肠在大锅里炖,开锅就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每人面前放上一碟蒜酱,五花肉沾着它吃,味道爽极了,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次杀猪菜,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村东队是我们初二一班的同学,西队是高三二的学哥学姐,他们大我们四五岁,像个大哥哥大姐姐样子,他们有自己的菜园,平时总给我们送菜,有时农闲还与我们在一起玩玩篮球,还把他们手里的书借给我们看,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在全国大学招考前夕,还给我们报考同学补课,我们深深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后几年,点里来了些县镇知青,年纪比我们小好几岁,我们待他们如弟弟妹妹。刚来时他们思想不稳定,干活不入门,与我们当初一样犯难。我们就宽慰他们,给他们讲我们刚来时的经历,手把手教他们农活,生活中处处关爱他们,把自己家做的肉酱咸菜给他们品尝。在集体的温暖下,他们慢慢安定下来。</p> <p class="ql-block"> 70年我转到新宾爸爸插队的永陵转年,正赶上生产队选举队长,当时村里有两大家族,王姓和李姓都想把自己家族的人推选上来,争得不可开交,拉票都拉到我们青年点里。我和大家商议不管王姓李姓选上来的人必须是能踏踏实实为大家服务的,否则门都没有。我们坚持原则参选,公正推选出群众满意的候选人。</p> <p class="ql-block"> 时间荏苒,岁月如流。五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眼过去。我们如今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我们青春的汗水曾挥洒和浇灌黑山这块土地,我们无怨无悔!回首往事,心潮彭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知青精神是我们终生的财富,同学情谊是我们珍藏在心,永志难忘的挚情!知青的经历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将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砥砺前进,完美人生的动力和源泉!</p><p class="ql-block"> 回忆知青峥嵘岁月,心中依旧青春横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