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迁西普陀禅寺

与你同行

图文原创:与你同行<br>美篇号:3781763   在迁西凤凰山庙会期间,我怀揣着对历史与文化的热爱,踏进了普陀禅寺,开始我的寻探之旅。这座古寺宛如一颗遗落在尘世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前去探寻它的故事。<br>   据了解,普陀禅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时曾在此受观音大士点化救护,战后便建南海紫竹院寺供奉白衣菩萨。此后,明崇祯年间高僧真法和尚在此弘法利生,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刹。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均有修缮,解放后政府也曾拨款修护。然而,这座古寺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重创,毁于一旦。直到 2005 年,释隆航法师发愿重修,历时四载,才让这座古寺重焕生机。今天正是凤凰山庙会期间,素有 “京东第一庙会” 之称,此时上山的人们已是络绎不绝。   当我来到凤凰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普陀禅寺的山门。山门坐南朝北,采用重檐设计,气势恢宏。金色大匾上,“普陀禅寺” 四个黑色楷书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古寺的悠久历史。山门背面题写着 “凤鸣圣景”,为这方山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   踏入山门的瞬间,一股古朴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抬眼望去,两侧神龛内,哼哈二将身形巍峨,仿佛能顶天立地。这二位威风凛凛,日夜怒目圆睁,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座佛门净地,不容一丝邪祟侵犯,庇佑着往来香客与这一方清修之所 。   走出山门抬头回看,只见山门背面金色牌匾上题写的是楷体“凤鸣圣景”,其笔触苍劲有力,与周遭山川呼应,为这片灵秀山水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   沿着台阶而上,一尊洁白的汉白玉观音立像出现在眼前。观音面容慈祥,双目微闭,仿佛正俯瞰着世间众生。不少游客手持香火,虔诚地祈福,希望能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   观音像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石幢,上面刻满了《心经》和《陀罗尼经》,金色经文非常清晰,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东侧围墙上,一幅骑凤观音画像栩栩如生,画像前正举行着一场放生法会。一大群善男信女身着素衣,围着几位身披袈裟的和尚,口中念念有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虔诚与专注,让我不禁被这庄严的氛围所感染。   抬眼西望,天王殿在日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缓缓踏入天王殿,刹那间,檀香的芬芳裹挟着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堂中央,一尊鎏金弥勒佛像端然而坐,他双眼微眯,嘴角上扬,露出豁达爽朗的笑容,似乎在向每一位来访者传递着慈悲与智慧。弥勒佛袒露着圆润的大肚,仿佛这宽阔的胸怀能容纳世间所有的苦难与纷争,包容万物万象。望着这尊佛像,一股莫名的欢喜从心底油然而生,尘世的纷扰在这一刻仿佛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南北两侧靠墙而立的四大天王色彩艳丽,引人注目。东方持国天王轻抚琵琶,调弦之间似有妙音流转;南方增长天王挥举宝剑,剑气仿若劈开混沌。西方广目天王手缠灵蛇,洞察四方;北方多闻天王撑开宝伞,遮蔽诸般灾祸。这四尊神像威风凛凛,手中法器分别寓意 “调”“风”“顺”“雨”,祈愿人间风调雨顺。   绕过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一尊韦陀菩萨立像映入眼帘。韦陀双手合十,金身上光芒微微闪烁,神色庄重肃穆。他宛如忠诚的卫士,日日夜夜坚守在此,时刻警惕着可能威胁寺院安宁的危险,为寺院的清修与祥和保驾护航。   带着天王殿内那份宁静与感悟,我走出殿门。目光一转,西面一座宏伟的建筑映入眼帘,正是骑凤观音殿。温暖的阳光光倾洒而下,为其披上一层暖金色的纱衣,远远望去,整座大殿犹如从历史长河中缓缓驶来的神圣方舟。   大殿上下两层,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檐角如飞鸟展翅欲飞,恰似要冲破天际,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彰显着无与伦比的气势。大殿正门上方,四块金色匾额高悬,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层正中一块,“骑凤观音殿” 五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古朴雄浑,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似在诉说着这座大殿的悠久历史与不凡使命 。   与骑凤观音殿并排稍后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座大殿。左侧是财神殿,里面供奉着财神爷,不少游客在此祈求财运亨通。右侧是三霄殿,庄严肃穆。   南北两面相对着钟鼓楼,均为两层。北面二层是钟楼,一层是地藏殿;南面二层是鼓楼,一层是观音殿。钟鼓楼的存在,不仅为寺院增添了古朴的韵味,更在晨钟暮鼓中提醒着人们珍惜时光,修行向善。   缓缓走进骑凤观音殿,只见一座骑凤观音像矗立眼前。菩萨金身璀璨,凤凰色彩斑斓,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骑凤观音圣像。观音菩萨以慈悲之力乘驾祥瑞之凤降临人间,寓意着救度苦难众生,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安宁。菩萨左右胁侍着善财童子和龙女,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周边还供奉有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种应化身像,每一尊都雕刻得细致入微,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大殿的背后也有一块匾额,上写 “三周感应”,为这座大殿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紧挨着骑凤观音殿,便是高高耸立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两层,面阔七间,外间立着八根柱子,中间的六根柱子上均悬挂着对联。对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蕴含着深刻的佛法哲理。里间门上悬挂三块金匾,中间一块上面写着 “来此作甚”,仿佛在向每一位前来的游客发出灵魂的叩问。   走进大殿,迎面供奉着如来佛,佛像高大庄严,慈悲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南北两面墙边各有九座金色罗汉,共十八个。罗汉像形态各异,有的怒目圆睁,有的笑容满面,有的若有所思。罗汉像上面墙上有彩绘壁画,色彩鲜艳,描绘着佛教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佛教艺术的殿堂。在大雄宝殿的最后间,位于如来佛后背供奉着高高的南海观音立像。观音站在龙身上,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柳枝,正在将甘露洒向人间,寓意着用佛法的智慧润泽众生。   在大雄宝殿的北侧,面南背北是祖师殿。祖师殿内供奉着初祖菩提达摩和隆航大师的师父请佛大和尚。他们的塑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对这些佛教先辈们心生敬意。另外,在普陀禅寺外围北侧上坡上,还有一个护法殿。殿内供奉的是民间的保家仙狐仙和黄大仙等,这体现了本地独特的民间崇拜。虽然与佛教的正统信仰有所不同,但也为这座古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迁西普陀禅寺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风格也融合了宫殿式的庄重与佛教建筑的庄严,呈现典型的清代风格。雕梁画栋之间,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入微,美轮美奂,堪称艺术精品。漫步在寺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