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5日—28日我来到陕西汉中的洋县,开启观油菜花之行。</p><p class="ql-block">26日早上乘高铁到达洋县。安排好住宿,匆匆吃了洋县特色小吃热米皮、核桃馍后,分别去了朱鹮梨花园和龙泉两个地方赏花。</p> <p class="ql-block">我循着《水经注》中"洋州多梨"的记载前行,来到了朱鹮梨园。朱鹮梨园的十万株古梨树,是洋县人写在黄土坡上的立体年轮。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朱鹮在此筑巢、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赏梨花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梨花</p> <p class="ql-block">驶向春天的列车从洋县的油菜花田穿过</p> <p class="ql-block">春天洋县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27日一大早我乘车向北四十公里来到洋县的华阳古镇。华阳镇位于古道的南段,自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2000多年来始终是傥骆道上最重要的驿站。这里曾见证唐德宗避乱南迁的帝王车驾,也留下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记忆。明清鼎盛时期,镇上人口逾万,五里长街商铺林立,秦腔戏班常驻演出,形成"两天一小集,三天一大集"的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诞生于1931年10月的鄂豫皖苏区,最初隶属红四方面军序列。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后,鄂豫皖省委于同年11月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成为留守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武装力量。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娃娃军",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创造出"每战必歼敌,越打越壮大"的战争奇迹。</p><p class="ql-block">1933年3月郭家河大捷,重建后的红25军首战即全歼国民党军第35师两个团,缴获机枪22挺、步枪2000余支,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斗志。1934年11月,这支不足3000人的队伍在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下开始长征,成为首支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特别令人惊叹的是,在长征途中部队非但没有减员,反而通过吸纳陕南子弟兵扩编至5000余人,并在鄂豫陕边区建立新根据地。</p><p class="ql-block">军魂吴焕先堪称红军史上最年轻的天才统帅,27岁任军政委时独创"飘忽战术",率部在平汉铁路两侧实施"牵牛鼻子"运动战。1935年8月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这位"东方夏伯阳"为掩护部队渡河壮烈牺牲,时年28岁。徐海东大将曾回忆:"焕先同志的战略眼光,总比我们早看三步。"这支年轻部队走出97位开国将领,包括韩先楚、刘震、刘华清等名将,创下"千名战士百将星"的建军奇迹。</p><p class="ql-block">作为长征中的"战略奇兵",红25军率先完成三大壮举:1935年7月截获敌军报纸获知中央红军动向,主动西进甘肃策应;9月与陕北红军会师组建红十五军团;在直罗镇战役中配合中央红军奠定陕北根据地。毛泽东曾评价:"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份功勋正源于红25军保存的革命火种。1955年授衔时,中央特别考虑这支部队的历史贡献,使得本应授上将的韩先楚等人最终荣获大将军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海东大将塑像</p> <p class="ql-block">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傥骆古道是穿越秦岭的四大蜀道之一,南起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至周至县骆峪口,全长约240公里,因沿途需翻越七座海拔超1500米的山梁,被誉为"秦岭最险峻的古代高速路"。这条形成于秦汉的隐秘通道,在三国时期成为魏蜀交战的军事要道,至唐代因直通长安被正式辟为官驿,鼎盛时设三十里一驿站、十里一邮亭。</p><p class="ql-block">古镇现存600米明清古街,300余间铺板门建筑群保存完整,文武衙门、客栈当铺、宋元古塔与戏楼构成罕见的深山古建标本。</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水车</p> <p class="ql-block">古戏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神楼</p><p class="ql-block">火神楼是华阳古镇景点之一,处于华阳古街内。古人最早崇拜的火神是炎帝和钻木取火的燉人氏,后来就变成了祝融和阏伯。每年民间会举行祭祀,祈求长年康顺,免除火文和其他劫难。</p> <p class="ql-block">华阳镇生态环境好,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此地,用手中的“长枪短炮”“打”鸟。</p> <p class="ql-block">华阳镇遍地盛开的山茱萸花</p> <p class="ql-block">洋县四宝即“秦岭四宝”,指生活在陕西洋县及周边秦岭地区的四种珍稀动物——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同栖于洋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华阳景区,形成全国罕见的珍稀动物共生奇观。</p><p class="ql-block">作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洋县完成了世界罕见的物种复兴。自1981年全球仅存7只的濒危境遇,到如今洋县境内超7000只的庞大种群(占全球总量90%以上),其保护堪称中国生态奇迹。洋县独创的有机农业保护模式功不可没——全县17.08万亩农田禁用化肥农药,稻田湿地为朱鹮提供安全觅食区,而朱鹮捕食害虫又反哺农业生态。</p> <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我多次看到朱鹮,但它们都在飞行中,很遗憾未能用相机捕捉到她的倩影。(这两张朱鹮的照片来自网络)其展翅时会看到它的羽翼是绯红色的,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体重可达1吨的秦岭羚牛,是四宝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物种。秦岭羚牛常成群出没于高山草甸,其牛角弯曲如月,皮毛随季节由金黄转为银灰。</p> <p class="ql-block">羚牛</p> <p class="ql-block">大熊猫</p> <p class="ql-block">洋县境内的大熊猫属秦岭亚种,以圆脸、棕白毛色为特征。</p> <p class="ql-block">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原始森林的川金丝猴群,在洋县展现出高度社会性。每个族群由1只雄猴、5-7只雌猴及幼崽组成“家庭单元”,多个单元构成50-300只的流动部落。观察其晨间活动极具趣味性:成年猴会为幼崽梳理毛发长达30分钟,这种行为既是清洁护理,更是群体纽带构建。</p> <p class="ql-block">金丝猴</p> <p class="ql-block">28日早上结束在洋县的行程,乘坐高铁返洛。返程途中途经西安做短暂停留。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品尝一下美食。</p><p class="ql-block">短短几年的时间,西安站完全变了模样。</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西安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永兴坊</p> <p class="ql-block">艺人正在表演陕西特色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共品尝了以下四种小吃,快撑死了。</p> <p class="ql-block">Biang Biang面</p> <p class="ql-block">肉夹馍</p> <p class="ql-block">甑糕</p> <p class="ql-block">热米皮</p> <p class="ql-block">用AI技术将自己所拍的照片变成中国水墨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