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游的第二站,我们到达武汉。春天的武汉,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们登上黄鹤楼,感受这座千年古楼的魅力与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巅,濒临长江,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于2007年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涌月台:明末汉阳凤栖山发现有"涌月"石,"涌月"出自杜甫"月涌大江流",后人将其移至武昌蛇山黄鹤楼太白堂左侧。清康熙年间在堂后"西爽"石刻下垒石为台,置"涌月"石于其上,时人续以"台"字。至清末,"涌月台"三字已残缺。"涌月"二字坊间有黄庭坚书写之说,清初刘献廷又推定为元代湖广行省儒学推举黄清老所书。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被拆除,原石柱上有三副对联。</p><p class="ql-block">现涌月台重建于1992年,呈四方框架形,白麻方石柱,柱高约4米,柱间距3.4米,有4级台阶,占地约54平方米。柱上刻有对联:月色无玷;江流有声。"涌月台"三字由著名书法家黄绮书。</p> <p class="ql-block">千年吉祥钟:(禧钟),为迎接千禧年到来而修建,于1999年底落成。钟身重20吨,蒲牢重1吨,取20和21世纪连接之意,钟体为铜合金,含2.1公斤黄金,8.4公斤白银,是明朝永乐大钟后我国最大的铜钟。钟亭以湖北随州古编钟钟架为原型设计,平面尺寸8米x8米,由四根大柱支撑,顶部形同冠冕,新颖别致。钟的表面铸有反映武汉三千多年历史的图案和千字铭文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23年),最初为军事瞭望台,后逐渐演变为文人雅士登高赋诗的胜地。因战乱、火灾等原因,黄鹤楼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1981年动工、1985年重建的仿古楼阁,以清代形制为蓝本,融合现代技术而成。</p> <p class="ql-block">主楼高51.4米,外观五层,内部九层(象征“九五至尊”),攒尖顶,飞檐翘角,72根圆柱拔地而起。</p><p class="ql-block">楼内装饰彩绘、壁画、楹联等,展现黄鹤传说、历代名人与长江文化。</p> <p class="ql-block">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p><p class="ql-block"> 此诗被后世誉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曾叹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鹤楼最高层,俯瞰长江大桥与三镇风光,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是武汉的城市地标,承载着楚文化的厚重底蕴,象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诗意栖居的理想。我是第二次登楼,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磨山景区南麓的樱花园,占地520亩。始建于1978年。据说武汉的春天是从东湖樱花园的第一朵樱花绽放开始的,作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这里占地广阔,80余个品种、上万株樱花肆意盛放 ,漫步其间,目之所及皆是浪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里樱花品种最多,包含染井吉野、关山、八重红枝垂、雨情垂枝等80余个优良樱花品种,还有全国罕见的郁金、御衣黄2个绿樱品种。</p> <p class="ql-block">樱花与伟人情:</p><p class="ql-block">1979年,邓颖超夫人访问日本,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表达对周恩来的崇敬之情,将78棵日本国花﹣樱花赠送给中国,以此纪念周恩来总理享年78周岁和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邓颖超夫人精心选址,最终将这承载着中日友谊的78棵樱花树栽植于东湖磨山樱花园。</p> <p class="ql-block">空中赏樱:园内打造了长一百余米、高六米的空中赏花栈道,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立体赏樱,带来空中全景赏花新体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唐风五重塔:四方五层,层阁复叠,庄重敦厚,光华夺目。内外卯榫相扣、飞檐斗拱,雄大疏朗,再现唐代庄重华丽的建筑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