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尘筑梦 庭锁春秋

且行且珍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美篇昵称:且行且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美 篇 号: 3577359</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年前看了高阳的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的人物形象就深刻在脑海。胡雪岩出身贫寒,但凭借过人的智慧、胆识和勤奋,一步步从钱庄学徒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在他的人生鼎盛时期,耗资300万两百银打造的豪宅有多豪,到头来宏图伟业怎又终归尘土?恰好去年秋季来到杭州旅居,怎能不去一探胡雪岩故居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元宝街18号,始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用时三年竣工,占地7230平方米,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室内陈设,譬如高过皇宫的院墙,金丝楠木柱,法国进口的无尘琉璃,德国进口的黄铜缸等等,其用料之考究,无不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网上购票后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厅柱上悬挂的绿底白字楹联:“存一片好心愿举世无灾无难,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胡雪岩的商业哲学,更彰显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地面上,光影斑驳,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头顶上这个匾额是同治皇帝亲赐,这四个字,“免善成荣”,善字还是错别字,少了两个点,但是却成为了胡雪岩引傲一生的四个字。因为胡雪岩当年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军饷和药材,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事,同治皇帝为了勉励胡雪岩将善事继续做下去,在赐字的时候将“善”字故意少了两个点,寓意善事永远都做不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此楹联体现了胡雪岩对家族伦理和处世哲学的思考。“厚”指厚德、宽厚,强调家族传承需以德为本;“率真”则呼应其商海沉浮中保持本心的态度。胡雪岩虽为巨贾,但晚年注重修身齐家,此联可视为他对后人的训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门口左边是豪华轿厅,停放着两顶银杏木制作的官轿,一冬一夏,做工考究,尽显奢华。我不禁想起《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的描写,胡雪岩故居正是如此,富丽堂皇,气派非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右走来到融冬院,融冬院位于宅园的东南角‌。是胡雪岩其中一个姨太太的居所,体现了日常生活的智慧和情趣。在晴朗的冬日,高台上放置藤椅茶几,是晒太阳的好地方。从融冬院边廊高台下的侧门走出,就是夏日避暑的颐夏院。融冬院和颐夏院的设计不仅展示了胡雪岩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狮楼”因其二楼栏杆上雕刻有100个紫檀木的小狮子而得名,俗称正厅,是胡雪岩家族生活和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它位于故居的中轴线上,是故居的核心建筑之一。百狮楼的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和菠萝格,显示出其豪华和精致‌!此处楹联“忠孝为千古昭穆,钟毓得两闲之气”,将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文人的闲适生活完美结合,展现了胡雪岩的处世哲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居整体采用了多种名贵木材,包括银杏木、楠木、酸枝木、紫檀木、南洋杉和中国榉木等,此外还有细腻生动的砖雕、木雕、石雕、堆塑和彩绘等装饰‌。精细的做工、精美的雕刻与彩绘,将整座宅院装点得既清雅又和谐。当年从法国进口的无尘玻璃一百多年没有沾染灰尘,阳光折射进去,里面是五彩斑斓。其构建起的每一寸空间,都透露着奢华与精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迷宫,在里面我们竟多次迷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园内假山林立,这块镇园之宝太湖石,造价高达10万两白银,细看神似一个大型的寿字。是胡雪岩赠送给母亲八十岁大寿的寿礼,胡雪岩不仅生意做得好,更是一个大孝子。地板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元宝图,整块看是一块大铜钱,寓意着四方来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百狮楼,便是和乐堂。这里是胡雪岩姨太太们的居所,也是故居内最大的建筑。和乐堂的门柱联“和仲妙辞章,天涯何处无芳草;乐天好诗句,湖上春来似画图”,巧妙地嵌入了苏轼与白居易的名字,将唐诗宋词的意境融入其中。和乐堂内设有书房、琴房、画室、棋社等休闲场所,取名“和乐”,寓意着姨太太们能和睦相处,共享欢乐。胡雪岩为家人营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空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们来到芝园,芝园是胡雪岩故居的后花园,故居的核心园林,得名于胡雪岩的号“芝圃”。芝园以江南园林风格著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楹联题刻亦充满文化意蕴。芝园的石拱桥东侧楹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化用杜甫的诗句,描绘了雨后翠竹的清新与雅致。站在桥上,望着池中的锦鲤游弋,我不禁想起“鱼跃清波澈,莺啼众绿深”的意境,这副楹联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芝园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芝园中的‌御风楼是整个故居的精华所在,由北京皇家园林设计师设计,园内小桥流水、回廊相连、曲池相通,极具江南风情。御风楼的名字来源于苏轼的诗句“我欲乘风归去”,这座楼不仅是当时杭州最高的建筑之一,还能俯瞰整个杭州城的美景,包括西湖和钱塘江的潮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曲折的回廊前行,便是晴雨亭。亭上的楹联“浙水秋潮随月起,吴山晚树送凉来”,将钱塘秋潮与吴山晚景巧妙融合,尽显江南秋日的壮美与宁静。站在亭中,远眺吴山,秋意正浓,我不禁吟诵起“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句,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台楹联:“做戏何如看戏好,下场更比上场难 。”芝园戏台是胡雪岩宴客赏戏之所,此联以戏喻人生。上联调侃“旁观者清”的处世智慧,下联暗含人生进退的复杂,或隐喻胡雪岩对自身从商海巅峰跌落的感慨,颇具哲理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景品味匾联,确实可以感到一种盎然的诗意,这些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更折射出胡雪岩作为“红顶商人”的矛盾性——既追求财富权势,又渴望超脱世俗。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延续古文化之美,从建筑到诗词到书画,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如封坛的老酒,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时间越久越呈现出它灿烂的光华和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在出租车上与司机闲聊,司机说胡雪岩情商不如马云,不懂得功成身退,才落得凄凉的结局。其实个人的成败离不开当时大环境,“成也官场,败也官场”, 胡雪岩在官商勾结的庇护下,缔造了财富的神话,却也因深陷官场漩涡,遭遇命运的无情打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雪岩一生,是旧时代商人试图在帝国余晖中寻找出路的悲壮实验。他的成功属于19 世纪的中国,而他的失败属于即将到来的20 世纪——当传统商业文明遭遇现代性碾压,一个人的陨落,成了一个时代的注脚。庆幸的是保留下来了胡庆余堂,现是杭州有名的老字号中医馆。继续造福于民,这也是对一代红顶商人最好的慰籍!</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0o13q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577359" target="_blank">梦里水乡</a></p> 谢谢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