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会址位于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原为“廖氏宗祠”,又名 “万源祠” ,后改名为“曙光小学”。<div> 2025年3月13日,我们来到古田,开启红色旅游模式。</div> 1929年的闽西,这里是根据地最稳固的地方。当时红军刚从井冈山转移过来,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解决军队内部的一些问题。 红四军的诞生。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合编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红军第四军。 古田会议,是中国红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人民军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 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后厅原为古田会议会场,左厢房有毛泽东、陈毅在古田会议期间的办公室,右厢房有朱德办公室,一切都依照原样陈列,完整的保留昔日的风貌,“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几个大字熠熠生辉,瞬间令人联想到那段峥嵘岁月。 古田会议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确立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明确了“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性质和宗旨......从此,“我军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定型了”。有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人民军队就有了“根”与“魂”。 走进祠堂,简陋的桌椅、木制讲台,一切都保持着当年的原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两年多的时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业已形成。由此,工农武装彻底完成了凤凰涅槃。 古田会议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历经岁月洗礼,始终熠熠生辉。古田会议会场的陈设非常简单,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就是讲台,几排长条凳摆放整齐就是坐席,厅前的廊柱上张贴着红军标语,地面石板上残留着炭火炙烤的痕迹。 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议案。“古田会议决议” 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右边厢房第一间为毛泽东同志办公室和休息室。 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办公室 。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设经验,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红四军前委,通过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红四军后勤工作部旧址大门 红四军后勤工作部旧址院内 毛主席纪念园。位于古田会议会址东北侧,这里松竹茂盛,群山怀抱,视野开阔,整个园区的设计巧妙融合了伟大领袖的生平事迹和中国革命的部分历程。 古田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完成了对工农红军的彻底改造,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武装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暴动、武装起义或军阀割据武装。 自此以后,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历经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困难、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从没有一支成建制部队叛变,始终能够打不散、战不败,再没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单纯军事观念和非组织观念,最终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说,古田会议是政治建军的起点,亦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起点。<div> 成功,从古田开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