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春天里的中山纪念堂

<p class="ql-block">英雄花开英雄城,春天里,广州的木棉花(英雄花)隆重登场,在中山纪念堂也不例外,听见花开,到处充满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99号,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募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29年动工,1931年竣工。纪念堂坐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面积为6.2公顷,4A景区。</p> <p class="ql-block">已经记不清曾经来过多少次中山纪念堂了,这次重游,主要是奔着木棉花而来。</p><p class="ql-block">纪念堂南门牌楼对着东风大马路,不敢站在马路上拍照,只能拍侧面,从这个小拱门进去。</p> <p class="ql-block">牌楼背面,左右各有一棵木棉树,一块绿油油的大草坪一直延伸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前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赏中山纪念堂和先生的雕像,纪念堂上方“天下为公”四个字,铿锵有力,雕像前有不同色彩的鲜花相伴。</p> <p class="ql-block">在雕像旁边有一块介绍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大草坪的东西两侧,<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有一个云鹤华表(建于1931年),</span>因柱头雕刻着云鹤图案而得名,寓意吉祥、祝福,表达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的北边就是越秀公园,在越秀山越井岗顶建有孙中山纪念碑,担心费腿,我们没有上去,只是远观,只见纪念碑旁边围种了几棵松树,还有木棉花簇拥着。</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坐北朝南,高37米,13层,也是由吕彦直设计。碑身正面镶嵌有一块花岗岩石,上刻有《总理遗嘱》。(此图片来自网络,感谢🙏)</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四周,火红的木棉花鲜艳夺目,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它们是广州市的市花,也是春天的使者,它们用热烈的色彩宣告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已经到来。</p> <p class="ql-block">春风轻拂,木棉绽放,满城尽带英雄色。</p> <p class="ql-block">景区布置了“红棉潮墟”,“红棉舞台”,“舞动春色”等红棉元素。</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不少一百多年的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捡了许多掉落在地上的木棉花,排列成四个浪漫的字母符号:I❤️GZ(我爱广州)。</p> <p class="ql-block">来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左后方,有几棵木棉树特别吸引眼球,其中一颗就是中国最美木棉,有三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瞧,就是它了,高大的身躯挺拔而立,木棉花以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何为真正的“英雄气概”,旁边还有它的自我介绍名片呢。</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棵木棉古树,来自1669年康熙年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木棉。</p><p class="ql-block">我见证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及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述说着跨越几百年的生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树枝杆上长着一层毛茸茸的寄生植物,很有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它的花已经掉落不少,一周前朋友拍到还是挺漂亮的,我们来迟了几天。</p> <p class="ql-block">在它旁边有一颗年轻一点的木棉树,花开得正艳丽。</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木棉花挂满树梢,近观如火,远望似霞,这番景象怎能不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春天里的木棉花</p> <p class="ql-block">看,“长枪短炮”都在寻找亮点……</p> <p class="ql-block">“半空红云似火烧,原是木棉花正俏。”</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被春天里的英雄花晕染得更是壮观!火红的花朵垂落在蓝色的琉璃瓦上,似乎在呢喃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的建筑结构,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高52米,是一座八角形古宫殿式建筑。它采用钢桁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四个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堂顶镶盖宝蓝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p> <p class="ql-block">正面有八根红柱子。</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边各放一个鼎,此鼎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奉节大典而陶制。于1929年由南海石湾上利亚号陶瓷厂陶制,鼎内刻有“总理遗嘱”。</p> <p class="ql-block">遗嘱内容大致是:革命目标,政治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临终呼吁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到馆内参观一下,大堂四周设有参展内容,共三层,有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丰功伟绩介绍,还有纪念堂的建筑师吕彦直及其设计图纸“劫后余生”的故事介绍……</p> <p class="ql-block">广州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民国时期,孙中山曾三次在此建立政权,孙中山逝世后,这里还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各种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留声机</p> <p class="ql-block">1893年,孙中山在广州行医并开设药局,“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同年冬天,孙中山与陆皓东、郑士良等 8人在广州广雅书局内南园抗风轩集会,拟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立会。</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和宋庆龄雕像《携手》</p> <p class="ql-block">《奋进》</p> <p class="ql-block">《求索》</p> <p class="ql-block">《丰碑》</p> <p class="ql-block">吕彦直,著名建筑设计师,代表作有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他三十五岁病逝,令人惋惜。</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档案馆现藏有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建筑设计图纸近500张,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这批图纸曾历经劫难。当年吕彦直逝世后,他的合作伙伴黄檀甫接手保管纪念堂的设计图纸。后来因生活所迫,黄家不得不将手中的图纸当作废品卖掉以维持生计,图纸由此流落民间,不知所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关人员在上海废品收购站发现了这批设计图纸。广州市档案馆得知后,立即派人接收,经专家修复后,这些图纸完好地保存下来,可谓“劫后余生”。(摘自图片介绍)</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设计图纸。</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设计图纸。</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大堂,大堂内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曾经来这里看过好几次演唱会,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费翔在台上又唱又跳《冬天里的一把火》,台下观众热血沸腾;另外一次就是话剧《卖花姑娘》,看得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从舞台向观众席方向望去,以红色为主。</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堂,在二楼发现窗外木棉绽放,春意盎然,火红的花朵点亮了窗边的风景,英雄花开英雄城,我们也是醉了……</p> <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文字参考网络或简介编制而成,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