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建立联系的七种策略 <p class="ql-block">近期我阅读了书中与幼儿联系的七种策略中的后四条。</p> <p class="ql-block">策略四:让互动适合幼儿的个性化特点</p><p class="ql-block">这个策略是在提醒我们关注每一个幼儿个体。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表达,所以我们不进行区别对待,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与公平。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幼儿,可能需要不同的互动方式,以更好地与幼儿建立特有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策略五:向幼儿表示尊重</p><p class="ql-block">在小一班带班过程中,我发觉我其实也做不到完全的尊重。哪怕我心里想着要尊重幼儿,要理解他们,但是还是忍不住会要求他们。比如看到孩子们在美工区拿着折纸用剪刀随意剪时我觉得好浪费啊,某个小朋友急切的老师老师的叫,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老师让你说的时候再说,不要随便插话…</p><p class="ql-block">书中说,尊重幼儿,就需要你从幼儿的角度理解问题,也就是通过幼儿的眼睛看问题。以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出的回应,能够让幼儿知道你关心他、重视他。</p><p class="ql-block">在门口值班或平时遇见小朋友时,与他们交流都是亲切的样子,但真实在一线,在班级里待一天,控制欲会不断生长,总想让孩子们再安静一点,再有纪律一点等等,我想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无奈”之处,常规总归是要有的,但我想针对我自己,如果想要孩子们变得更好,我可以利用委婉尊重的方式去引导。</p> <p class="ql-block">向幼儿表示尊重的技巧:</p><p class="ql-block">1.使用温暖、平静、自然的语调。在与幼儿交流时,要全身心地关注他,感情要真诚。</p><p class="ql-block">2.与幼儿交谈,而不是对着他说个不停或者谈论他。</p><p class="ql-block">3.当幼儿同你交谈时,要专心地倾听。</p><p class="ql-block">4.要有礼貌,避免嘲笑、贬低、讽刺幼儿。</p><p class="ql-block">5.引导幼儿的行为时,要私下交谈。提醒他回想一下,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和他讨论,他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6.触摸幼儿之前,要征得他的同意。比如,“哇,昨天你剪头发了!咱们能击掌庆祝一下吗?”</p><p class="ql-block">7.每天给幼儿和你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让昨天的烦恼随风而去,用开放的心态迎接今天的所有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策略六:引导幼儿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平常我们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但有时可能有些“强势”,以说教为主,缺少具体的操作方法,书中进行了具体的梳理:</p><p class="ql-block">1.你想要幼儿怎样对待你和他人,就怎样对待幼儿。(以身示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2.设定明确的、符合实际的行为界限,让幼儿拥有安全感。(在开启一项新活动时,要共同确定行动规则)</p><p class="ql-block">3.控制你的情绪,从而帮助幼儿控制他们的情绪。(不能带有生活情绪来开展工作,保持理性,使用坚定严肃的语气,而不是发火。)</p><p class="ql-block">4.建立清晰、一贯的生活常规。(帮助幼儿清楚一日流程,形成习惯)</p><p class="ql-block">5.要明确,问题在于幼儿的行为,而不是幼儿本身。(对事不对人,关注行为本身。)</p><p class="ql-block">6.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调节。(引导幼儿的行为,教给幼儿一些技能,例如坚持、轮流、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等)</p> <p class="ql-block">策略七:让信任持续加深</p><p class="ql-block">幼儿是比较单纯的,很容易就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为了不辜负这一份简单的信任,我们有必要让信任持续加深。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愿意倾听他的表达,回应他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虽然进小一班的时间有限,但是每次进入班级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围过来说:“杨老师,你又来啦?”“杨老师,你又来干什么呀?”“杨老师,你来帮忙呢吗?”…他们也会主动展示他们的作品,向我分享他们的鞋子,我知道他们希望得到关注与赞赏,我也会毫不吝啬的去夸赞,去积极地交流互动,我想这是信任持续加深的现象。</p><p class="ql-block">书中整理的技巧:</p><p class="ql-block">1.认真观察幼儿,告诉他你看到和听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2.倾听和回应幼儿,让他知道你关心他。</p><p class="ql-block">3.跟幼儿谈谈他的家人。</p><p class="ql-block">4.信守承诺,让幼儿知道你是可以依靠的。</p><p class="ql-block">5.让幼儿知道可以期待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p><p class="ql-block">6.接纳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知道他们可以放心地分享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7.保持好奇心,开放心灵接纳无限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如书中所说,当幼儿信任我们时,他们就会很放心地让你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什么东西对他来说很重要,你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让幼儿放心的探索、了解周围的世界,大胆地冒险。</p><p class="ql-block">其实信任很容易建立,在去杨屯镇中心幼儿园名师帮扶送教活动中,我误打误撞的与幼儿产生了一段信任,这让我挺有感触。</p><p class="ql-block">在户外自主游戏观察中,我重点观察了一组幼儿,孩子们游戏玩的很精彩,但是中途其中一位小男生不小心跌落在地上,虽然没有受伤,但肯定是疼痛在身,当时我忙着录制视频,在班级教师安抚幼儿情绪后,我便忙碌着录制游戏梳理思路。</p><p class="ql-block">等回到教室,倾听完毕后,我与早一些完成倾听的幼儿互动交流,当我走到这名幼儿身边时,我明显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了情绪的低落,于是我蹲下身和他交流。</p><p class="ql-block">我:“你现在好多了吗?还疼吗?”</p><p class="ql-block">幼儿:“不疼了。”</p><p class="ql-block">我:“刚才你们玩的游戏特别精彩,一会我们会有集体谈话,你想针对你们的游戏站起来分享嘛?”</p><p class="ql-block">幼儿摇头。</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接纳和尊重幼儿的,我接纳他的情绪,尊重他不想表达的愿望,我与他互动也是考虑到他的情绪,想尊重他的选择,但我持续抛出橄榄枝。</p><p class="ql-block">我:“好的,老师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如果在谈话活动中你又想分享了,那你就大胆举手发表你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幼儿点头。</p> <p class="ql-block">实践结果是,在谈话活动中,这名幼儿非常积极的举手,大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我也是快速捕捉到他举手的动作,第一时间请他分享,分享完毕后献上鼓励与表扬。</p><p class="ql-block">虽然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但信任就是这样自然产生了。</p> <p class="ql-block">师幼互动存在于每一个瞬间,有心则有有效互动。</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玉霞</p><p class="ql-block">审核:杜方勇、平庆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