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革的革命标语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宣传革命斗志之类的用红色书写,批判反动思想之类的用黑色书写。所谓标语,就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既然是宣传口号,当然都是大张旗鼓地写在醒目的地方。那时,许多家庭的屋里也粘贴着大幅革命标语,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等等,热切表白着对党和毛主席的赤胆忠心。</p><p class="ql-block"> 但有一种“标语”常常会出现在阴暗委琐的地方,往往用铅笔、钢笔或粉笔等硬质笔草草划上几个字,内容大抵与主流革命思想的标语相反,偶尔也有直接攻击党和伟大领袖的。这在当时被称作“反动标语”,简称“反标”。发现“反标”好像属于很大的事件,总是一大群人神情严肃地勘查现场,四处察访,最后大都一无所获,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小孩儿们也被训练得很有警觉,像革命战争年代的儿童团一样,很能发现“反标”,报案也格外积极。街头巷尾、厕所墙角,凡是大人们不感兴趣的地方,都是小孩儿喜欢的玩耍之处。趴在墙角躲猫猫,不留神就会发现一条“反标”,于是猫猫也不躲了,飞一般地向老师或工宣队报案去了。小学时有次课间如厕,一同学在厕所的隔墙上发现了5个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毛主度万岁”,这家伙激动不已,屁股也没顾得擦干净,拎着裤子直奔工宣队办公室报案。工宣队钻进茅厕琢磨半天,定性为阶级敌人的险恶歪曲,属“反动标语”。工宣队还说:即使把“毛主席万岁”写在这种地方,也是反动的,何况故意把“席”写成“度”!那同学因此而多次得到表扬。后来不知怎地查明,此事为一名一年级新生所为,只为“蹲点”时无聊,随手写了那最容易想到的5个字,不想偏偏写别了一个字。幸亏该新生家庭出身贫农,世代苦大仇深,事情也就不再追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