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好了歌” 破世俗茧

余师文[拒聊天微信]

<p class="ql-block">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在这喧嚣纷扰、物欲横流的尘世之中,能够真正超脱世俗的羁绊,不为名利所累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宛如珍稀的麟角凤毛。就像那沉浸在春日酣眠中的人,“春眠不觉晓”,我们往往在世俗的温床上昏昏沉睡,不知不觉间,时光悄然流逝,内心的本真也渐渐迷失。直到那破晓的晨曦穿透黑暗,我们才惊觉岁月匆匆,而自己在这世俗的漩涡中已深陷许久。</p>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这座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巍峨耸立的巨峰,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独到的洞察,生动地描摹出世间的万千气象,细致地刻画了人性的幽微之处。其中的《好了歌》,恰似一把充满神秘力量的钥匙,试图开启通往人生真谛的大门。“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简短的几句话,却将尘世的虚幻与无常阐述得淋漓尽致。然而,真正能够读懂这首歌,领悟其背后深意的人,在这茫茫人海中实在是屈指可数。</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众多被称为“红学家”的学者们,他们穷尽一生的精力,皓首穷经地钻研《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在不经意间陷入了世俗的泥淖。他们为了名声而来,为了利益而奔波,这正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真实写照。在学术研究的表象之下,他们追逐着那些浮名虚利,从而迷失了探寻《好了歌》真正意义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正如禅宗所讲:“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好了歌》所蕴含的真谛,并非是能够依靠他人传授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在人生的起起落落、坎坷波折之中去深刻体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当我们站在超脱世俗的高度之上,以一颗纯净无染、淡泊宁静的心去审视人生的时候,才能够拨开重重云雾,看清这世间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如同梦幻泡影一般虚幻不实,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如果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领悟《好了歌》所蕴含的智慧,挣脱世俗的重重枷锁,寻得内心的宁静与自在,那么,即便身处这万丈红尘之中,我们也能够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一样,在喧嚣嘈杂之中坚守住一份清明,在纷扰杂乱之中寻觅到一份超脱。如此这般,才不会辜负这短暂而又无比珍贵的人生旅程。在这充满诱惑与挑战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时刻以《好了歌》为警醒,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坚定,向着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