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今天是我们结束南疆游返程的日子。晚上7点多的飞机,我们有将近一个整天的时间在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早上起床,窗外雪白一片,看来昨天的雪真是不小。我们预约了去新疆博物馆去参观,想着时间充裕,我们决定上午在房间再休息休息,毕竟后半夜才入住的酒店,可以补觉。</p> <p class="ql-block">12点退房,我们6人打了两辆出租车到达新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总建筑面积为17299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p><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题写的。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2022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场馆建成投用,新疆博物馆迈入“双馆时代”。</p><p class="ql-block">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原创《新疆历史文物展》荣获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p> <p class="ql-block">到博物馆参观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二楼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这个展览分三个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新疆历史文物展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重要展览之一,集中展示了新疆地区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珍贵文物,系统呈现了新疆与中原地区以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脉络。展览不仅揭示了新疆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还展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p> <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展览展示了新疆地区与中原的早期联系,如商周时期的玉石贸易和彩陶器、玉器等文物,实证了新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p><p class="ql-block">代表性展品包括双系彩陶罐、虎纹圆金牌和蜷狼纹铜镜,这些文物反映了新疆地区多元化的族群和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两汉至隋唐时期,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新疆成为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深度融合。展出的八龙纹金带扣和“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锦手套等文物,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与繁荣。</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吐鲁番盆地成为西域政治经济重心,楼兰古城出土的文物如《宴饮图》壁画,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交融。</p> <p class="ql-block">清代及以后展览还涵盖了清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治理,通过简牍文书、印章钱币等文物,展现了新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的精品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汉代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占星用语,是古代先民观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占辞术语。 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而这句话的含义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同时出现在东方的上空,有利于中原作战。”这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带有“中国”字样的文物。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的精品文物《伏羲女娲图》(公元618~907年),创作于晋唐时期,主角是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伏羲女娲图》是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225.5厘米,上横107厘米,下横75厘米,又名“人首蛇身图”。1965年,《伏羲女娲图》于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是造人之神,华夏孕育之母。神话传说中他们二人通婚,繁衍了人类。画中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侧面相觑,腰间的短裙下,蛇尾状的下身以螺旋结构盘旋相缠。代表了阴阳相对、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彩绘天王踏鬼木俑”。这是一尊唐代彩绘木俑,高86厘米。木俑分为天王和小牛鬼两部分,整体施彩绘,色彩鲜艳。天王身着华丽的服饰,神态威严,而小牛鬼则是鬼状的形象。绘天王踏鬼木俑作为墓葬中的"守护神",被置于墓室门外,以保护墓主人的安宁。</p><p class="ql-block">彩绘天王踏鬼木俑是唐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陪葬品。它反映了唐代人对来世的信仰和对墓葬仪式的重视。这件木俑的精美绘画和工艺技巧展示了唐代的艺术水平。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楼兰干尸展厅没有开放,我们没有看到这一镇馆文物,稍显遗憾。但整个展览历史之悠久,文物之众多,且民族特色之强烈都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多,我们在当地出租司机的指引下来到这家餐厅品尝此行最后一顿新疆菜。5点半赶到宾馆,旅游社安排车送我们到机场。</p> <p class="ql-block">一整天,乌鲁木齐都是阴天,白天又下了雪。傍晚时分,我们快登机时,天空放晴。</p> <p class="ql-block">飞机又晚点了,8点40左右,我们乘坐的航班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平安降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期8天的大美南疆之旅圆满结束,留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