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在乡村小学的逐光之旅

英子

<p class="ql-block">蝉鸣悠悠,稻香阵阵,在18岁那个炽热的夏天,我背着简单行囊,脚步轻快又略带紧张,走进家乡那所乡村小学。从此,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在那片熟悉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悄然开启。</p> <p class="ql-block">开学第一天,我精心整理着装,怀揣着教案走进一年级教室。教室墙壁上的白灰有些剥落,黑板坑洼不平,可当我看到二十多双清澈透亮的眼睛时,紧张瞬间消散。孩子们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怯生生却又充满好奇地打量着我。我努力让声音清脆响亮:“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p> <p class="ql-block">备课、授课对初出茅庐的我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为让孩子们理解拼音,我绞尽脑汁,把拼音字母编成有趣的儿歌,还配上活泼的动作。教“a”时,我张大嘴巴,夸张地示范发音,孩子们跟着模仿,教室里满是参差不齐却充满活力的童声。遇到难以讲清的知识,我会向村里任教多年的老教师请教,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p> <p class="ql-block">除了课堂教学,我更注重和孩子们心灵的交流。课间,我和他们一起跳绳、丢手绢,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有个叫小雨的小女孩,性格内向,总是独自坐在角落。我留意到后,主动陪她聊天,给她讲有趣的故事,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慢慢地,小雨脸上有了笑容,开始和同学们打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乡村条件艰苦,学校组织活动时,物资匮乏。但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动脑筋,用废旧物品制作道具。在一场童话剧表演中,我们用硬纸板、彩纸做出精美的服装和道具,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表演,眼中闪烁着光芒。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快乐并非来自昂贵的东西,而是源于大家的奇思妙想和齐心协力。</p> <p class="ql-block">冬天,寒风凛冽,教室里没有暖气,孩子们小手冻得通红。我自掏腰包,给教室装上厚实的门帘,还带来热水袋,让孩子们轮流暖手。看着他们温暖的笑容,我心中也涌起阵阵暖意。</p> <p class="ql-block">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学期末家长会上,家长们对我的工作赞不绝口,朴实的话语饱含认可与感激。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祝福,还送上自己制作的小卡片,歪歪扭扭的字迹满是纯真的爱。</p> <p class="ql-block">离开学校那天,孩子们紧紧围着我,眼中闪烁着泪花,拉着我的衣角不愿松开。我望着那间承载无数回忆的教室,心中满是眷恋。18岁这一年,我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挥洒汗水,收获成长,这段经历如同明亮的火种,在我心中点燃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照亮了我未来前行的道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