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春天的风骨

净心行影

<p class="ql-block">  清明将至,江南的春风不再温柔,已把樱花吹成乱雪,让玉兰褪尽华服。唯有垂柳,仍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顺着风势俯仰,银青柳骨始终不曾折断。</p> <p class="ql-block">  古人把柳条称作"漏春",因其能筛过料峭寒意,滤出温润春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常被赋予柔美与坚韧的双重意象,既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婉约,也有“骨体清英”的风骨。这种柔韧的生命力,远比松柏的刚直更接近生存智慧——不是教人屈从,而是要在流动的世事里找到舒展的缝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