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9年8月10日,那是一个阳光并不那么浓烈的日子,空气中透着盛夏特有的燥热与慵懒。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连队营房的屋顶上,我们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整理卫生工作。</p><p class="ql-block"> 营区里,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如同灵动的音符,各自穿梭在不同的角落。有的拿着扫帚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和杂物,沙沙的扫地声仿佛是一首轻快的小曲;有的提着水桶,拿着抹布在擦拭着门窗,那专注的神情就像是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艺术品。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小片,但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懈怠。</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上午十点的时候,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我们抬头望去,只见兵部副部长翟某带领着一行八人朝着连队的方向走来。大队长刘懿辉也赶忙前去陪同,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又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我们这些战士们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依然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卫生整理工作,只是偶尔不经意地用眼角的余光去打量一下这支“不速之客”带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终于,上午的整理卫生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中结束了。下午,我们接受了新的任务——对工程内的机械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负责这项任务的战士们纷纷集合,拿着检查工具,神情严肃地进入了工程内部。那里面光线略显昏暗,各种机械设备散发着机油和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战士们两两一组,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个螺丝是否松动,每一个零件是否运转正常,每一个管道是否有泄漏。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谨慎,仿佛在对待一件绝世珍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细节。当发现一个小零件的磨损时,战士们相互对视一眼,然后迅速拿出新的零件进行更换,再重新调试设备,直到确认一切正常。</p> <p class="ql-block"> 夜幕像一块黑色的绸缎缓缓落下,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夜晚的部队有着与白天不一样的氛围,多了一份沉稳与庄重。部队领导决定听取连队的工作汇报,连长吕保平作为汇报的主持人。大家的心里都有些紧张,毕竟这是对我们一天工作的一个总结性展示。吕保平站在那里,开始讲述着一天的工作情况。可是,事与愿违,他的汇报像是脱缰的野马,毫无条理可言,前言不搭后语。战士们在一旁听着,脸上时不时露出疑惑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大队长和列席的参谋突然提出要观看我们连的队列动作。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机会,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张晓民作为指挥,站在队列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指挥。战士们迅速进入状态,齐步走、正步走、立定,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人的步伐都像是一个精密仪器计算出来的那样精准。那一声声口号喊得震天响,充满着力量与激情。张晓民指挥的动作自然流畅,他也沉浸在对连队的热爱和对自己指挥能力的自信之中。然而,大队长的脸上却没有露出满意的神色,反而极不满意,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那眼神仿佛能穿透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心里也隐隐明白一些。假如这样的情况下,兵部领导还是较为满意,那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连是先锋队伍。在部队里,先锋队伍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期望和特殊的地位。在这里,只要工作实际做得好,在一些小细节上有所欠缺,或许真的能够被包容。可是,我们又怎么能满足于仅仅因为先锋队伍的身份而被原谅呢?我们渴望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一线的工程检查工作,还是汇报工作、队列动作展示。</p><p class="ql-block"> 那一晚,月光洒在院子里,战士们回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虽然有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大家都明白,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在心里默默发誓,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细节。在每一次卫生整理时,都把它当作是对纪律性和责任感的考验;每一次工程检查,都像是在守护最神圣的使命;每一次汇报工作,都会精心准备,反复练习;每一次队列展示,都要做到让所有人都无可挑剔。那八月十日的经历,就像是一颗刺在心头的刺,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激励着我们不断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然而那一天的连队记忆却永远不会褪色,它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的一块坚实的基石,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坚定地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去迎接每一个挑战,书写属于我们连队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 日子还在继续,我们将带着八月十日所带来的启示,以全新的姿态踏上征程,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让连队的名字在军队的光荣榜上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