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庄的巨变

新泉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过半,杏花开放,柳枝吐蕊,天气却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寒风吹拂,一周后即为清明节,周四为家事而忙碌,天空竞然飘起雪花,虽有寒意,却也无比舒爽,精神为之一振,禁不住激起游兴,遂前往紧邻东外环路的大西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西庄村虽近在咫尺,我仅在1984年暑假去过一次大西庄村,参加工作数十年,如今已届退休,才再次前往,心中无比感慨,当年去大西庄的还是砂石泥路,村里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住的土坯房,尽管开始时兴五层砖四角硬的房子,但仍属少数,建材也多为土坯木材,一幅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为了准确定位村委会的位置,我开启了导航,尽管知道从县城轩辕路一直向东就能到达,还是依导航指引,从大西庄村西口进入了村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村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直通南北的大街,清一色的砖瓦房高门楼成排成行,临街许多人家加装了保温层,墙面统一粉刷成白色,让村庄更加整洁干净漂亮。进村首先看到了村民文化广场,广场入口还加装了不锈钢管焊成的牌坊,上面悬挂四个红字“文化广场”,广场内安放篮球架和健身器材,水泥砖铺地,数盏华灯绽放在广场之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文化广场西侧长廊,廊内装饰着传统文化典故故事,我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徜徉,一侧是成语故事,另一侧是二十四孝故事,长廊顶端镶着儒家文化的字眼,用传统美德熏陶着年轻一代,期望他们尊老爱幼,事业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西庄村变化巨大,导航开始胡说八道,指引向南出村方向寻找村委会,我干脆关掉了它。凭感觉从广场向北,寻找红旗飘飘的地方,村委会座落街西次干道,我很快发现了它。村委会大门是高高的红门楼,紫红瓷砖墙面庄严挺拔,院内办公用房也是白瓷砖贴面的砖瓦房,整洁的办公环境令人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主街道上望向北方,北边村口立着高大的影壁牌坊,那里是村子的门面,驱车近前,凑近看个端详。影壁名唤《兆盛壁》,把大西庄古今历史介绍周详。壁上介绍建村始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由山西移民至此。而查询《涿鹿县志》载明“元末建村”,孰是孰非,难辨真假。也许村民分为原住民和移民两部分,各执一词,各敬各的老祖宗,说法自然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过影壁看向正面,是一幅“黄山迎客松”画面,壁上端镌刻着“发奋图强”,展现大西庄人坚强热情的性格,发奋图强,不断建设自己美好的家乡。影壁前就是二干路,园田化时代的主要干线公路,大西庄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明显,村南是一干路,村西是高速G95,涿鹿东高速口就在村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村北再掉头向南,重新走在大街上,发现村民经济项目多种多样,生活日用门市应有尽有,还有不少生产性质的作坊,路口东有一个门窗生产销售的地方,空地堆放着不少产品,生意兴隆,致富之路宽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北主街道估约一公里,连接一干路、二干路,通行十分便利,两侧次干路和小巷都已硬化,我注意到排水系统合理,街巷无积水之忧,恶劣天气出行依然通畅。新中国农村规划建设让大西庄变了模样,园田化、修水利和居民点建设,从1979年开始,经历十余年奋斗,旧村变成了耕地,新村拔地而起,生活蒸蒸日上,我走向村南,看看昔日村庄的今日模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旧土坯房不见了,还有树木在那里茁壮生长,影影绰绰忆起昔日来访,那天雨正下着,踩着两脚泥进入村庄,打听找到同学家,聚在一起畅谈共同求学的石家庄,那时全市涿鹿老乡都有联系,星期日乘车步行相互来往,灿烂的笑容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庄旧址田野中,孤零零立着一栋土坯房,屋顶挂上了新瓦,房前屋后树木森森,此情此景犹如一位隐者隐居在这里,享受着宁静,度过美好的春秋冬夏。绿树泛出新芽,田野萌动待发,夏日满目碧绿,秋天金玉满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端保留一处旧地,仿佛海洋孤岛,还有两三人家,怀旧情结泛滥,看着这处孤岛人家,似乎回到过去,饮烟袅袅,鸡鸣犬吠,树枝轻摇,校园歌曲中“荷把锄头扛肩上”的场景出现了,鸟儿枝头鸣叫,阳光铺洒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到村南的一干路上,远远遥望村庄,老村旧址林木茂盛,好像还有孩童在林中玩耍,男孩爬树捉迷藏,女孩跳绳把歌唱。当年农村虽清苦,美好记忆藏心房,大西庄同学今在何方,是否依旧回家乡探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陋铁艺龙门架就是村南的村名牌坊,过去红彤彤的“大西庄”已经泛黄,这才是导航指引的村口,导航也念旧,首入旧村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干路南侧立着村名石碑,底座松动,字迹红色褪尽,上面还缠着讲迷信的胶带纸,把字迹遮挡,我把胶带撕去,拍照留下今日模样。蓝天白云下的石碑显得更加苍桑,我特意找到昔日石碑图片放在一起,瞧瞧石碑过去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名石碑背面留有字迹,已辨认不清内容,也从网上找到图片来解读一番。碑文讲述大西庄曾名大有庄的历史,也提到这里是名人郭明秋的故乡。郭明秋是“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行政职务很多。丈夫林枫曾任刘少奇秘书,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们子女在张家口设立基金会,奖励作出贡献的老师,把爱献给故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西庄的变迁让我看到了国运昌盛兴旺,国家和平安定,让我们能够悠闲自在生活,漫步美丽城乡。我驱车离开了大西庄,去看桑干河畔天鹅飞临故乡,生活无限美好,我把赞美的歌儿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