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出戟尊,尊的一种式样。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 出 戟 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15px;">于培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尊烧成透天蓝,气压群雄定湖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可进退观社稷,再铸春秋三千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 <p class="ql-block"> 在华夏陶瓷艺术的璀璨星空中,出戟尊是宋代钧瓷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的造型规整而不失灵动,线条刚劲且流畅,挺拔的身姿犹如一位威武的将军,不怒自威,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尽显国家之尊的雄浑气度。</p><p class="ql-block"> 出戟尊的历史源远流长,雏形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商代。那时的人们,怀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器型。在随后的周代中晚期,出戟尊迎来了它的盛行时期。作为典型的皇家礼器,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中,盛放着酒或祭品,成为沟通天地神灵与人世的重要媒介,见证着古代先人的信仰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 在制作工艺上,传统的出戟尊大多采用模具灌注泥浆成型的方式。然而这件出戟尊却独树一帜,技艺精湛的拉坯师傅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分别精心完成了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拉坯工作。这三个部分在拉坯师傅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随后,师傅们又用细腻的泥浆,将这三部分小心翼翼地连接起来。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连接的角度、泥浆的用量都需要精准把控,稍有差池,就可能功亏一篑。经过师傅们的妙手,这三部分最终完美融合,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出的出戟尊,无疑是钧瓷领域的巅峰之作,堪称钧瓷界的“巨无霸”。它口径达36厘米,高度为48厘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陶瓷经过烧制会有一定比例的收缩,在进入炭窑烧制之前,它的尺寸还要更大一些。为了烧制这件作品,钧瓷工匠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秉承着对工艺的极致追求,不断尝试和创新。以往,炭窑的普通尺寸在30厘米左右,受限于窑体的大小,烧制大件器型可谓难如登天。而这件出戟尊的成功烧制,突破了这一长期以来的技术瓶颈,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堪称钧瓷烧制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不仅釉彩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一经问世便惊艳了整个钧瓷界。</p><p class="ql-block"> 从工艺创新的角度来看,它打破了传统制作工艺的束缚,开创了钧瓷制作的新思路;从制作难度的突破来说,它克服了炭窑烧制大件器形的重重困难,为钧瓷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件出戟尊,无疑是钧瓷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承载着钧瓷千年的文化传承,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注定会在钧瓷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钧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符号,激励后世的工匠们不断探索和前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洪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