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观音寺

堂塘

呼和浩特观音寺,是呼和浩特市内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的汉传佛教寺院。 呼和浩特观音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患眼疾的具足法师梦见观音菩萨指引后创建,历经重建与扩建,如今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汉传佛教寺庙,吸引众多信众与游客。 观音寺山门殿<div>观音寺门前的广场总是聚集着一些算命先生,也有周围的老人在门口闲坐。这也是许多寺庙门口的一道风景线。</div><div>观音寺不收门票,但是下午四五点左右就会关门谢客。</div> 山门殿 开山祖师:<br>具足法师,法师未出家前,患眼疾,生活十分艰难。一日,他在井边打水时,因疲倦入睡,忽然梦见观音菩萨来到身边,对他说:“你若发心出家,修行积德,在此建庙、则眼病可愈”。梦醒后,他即回家告别亲属,遂参拜西茶坊关帝庙中的老和尚,剃度为僧,法号“具足”。自此,开始为筹备建寺,不断奔走,募化四方。数年后,终于在水井旁建起了观音寺,具足老和尚成为观音寺的第一代住持。随心所愿,观音寺建成后,他的眼疾也果然痊愈。观音寺的菩萨显灵,周围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声名远扬,引得往来信众、敬香者络绎不绝。 穿过山门殿,就看到“天王殿”,天王殿规模巨大,站在山门殿无法拍摄全景。殿额:天王殿,赵朴初题。<br>殿内居中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弥勒佛后面的护法神韦驮菩萨立。店内右侧还供奉着: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店内左侧还供奉着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div>从侧面拍摄的天王殿全貌。</div>在观音寺南门自行领取香火,随意布施。一年四季,这里的香火总是十分旺。 观音寺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是呼和浩特市内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的汉传佛教寺院。昔日的观音寺,居于“汉佛庙之首”, 曾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汉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呼和浩特市的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1年2月10日,观音专举行大雄宝殿开光法会。寺院分上、下两院。上院为祖寺,下院为新寺。 大香炉 上院祖寺,位于泉源巷南端。清代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寺院坐南向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原建筑除钟、鼓楼早已拆除外,尚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禅房等。山门为木结构的牌楼式建筑,三门四柱,重檐屋顶,其建筑工艺极为精巧。正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均为硬山式。正殿内气氛庄严,磬、鼓,木鱼等法器陈设井然,幡、幢、幔等排列有序。殿内供奉有贴金塑像和缅甸玉雕佛像,塑像中为观音菩萨,两边为文殊、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座前有龙女和善财童子侍立左右。东西墙壁上分别绘有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和三十三化身像。东、西配殿分别为地藏殿和文殊殿。殿外檐枋上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十殿阎君等佛教故事图。人物形象生动传情,栩栩如生,绘画极为精美,堪称一绝。 <div>天王殿西侧的鼓楼、鼓楼下层为祖师殿,未开放。</div>寺院坐北向南,依中轴线设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沿中轴两侧,分别建有钟楼、鼓楼、方丈室、藏经阁以及僧寮、斋堂、接待室、法物流通处等附属建筑。 <div>圆通宝殿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此观音菩萨十分高大,故民间俗称此寺为“大佛寺”。</div><div>宝殿门口的对联:能以妙慧善安住为度众生普现身 恒以大音宣正法当念本願度众生。</div> 圆通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为三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宇飞檐门拱、雕梁画栋,分别高达35.55米,整个寺院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序,显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圆通宝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div>圆通宝殿的浮雕九龙丹陛石。</div> 观音寺每年都不定期举办佛七、大悲七、地藏七、金刚七、三时系念法会、法华法会、放生法会、及对贫困地区、学校的赈灾、捐献等活动。 近年来,观音寺每年的香客达三十余万人次。为了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观音寺每年都要举办多种法事法会,僧俗共修、普渡众生。寺院本着服务于社会为宗旨,不断宏扬佛法,使佛教事业与社会更加和谐,成为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地区具有深远影响的佛教圣地。 从隋唐以来,民间观音信仰日趋深入和广泛,并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观音圣诞是大节日,这天,大家一起素食斋戒,或者一起朝圣,或参加庄严的观音法会,沐浴佛法梵音,净化心灵。并在寺院外逐渐形成热闹的庙会和香市,形成了中华各地悠久的庙会文化。 大雄宝殿则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div>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为三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宇飞檐门拱、雕梁画栋,36.45米高。</div> 殿内居中供奉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天王殿东侧的钟楼,钟楼的下层为伽蓝殿,未开放。 这是观音寺东侧门,为砖雕牌坊式门楼。每天下午4点后,观音寺就关门了,里面的游客只能从东侧面出来。3月26日下午结束工作,步行半小时来到于玉泉区的观音寺,踏入寺内,寻觅心静, 不问世事纷扰, 只求内心安宁。带着的耳机里重复循环着王菲唱的版若波罗蜜心经,在寺内转了大约1个小时,看到正面已关,东侧面旁一位师傅等着我,开门让我从东侧门出来。 宝尔汗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公园内,观<br>宝尔汗佛塔塔基占地约6561平方米,塔高81.6米、9层,是呼和浩特市观音寺景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内供奉了各类佛像2000余尊,还有泥制佛塔七十多万个,甘珠尔大藏经1100多部以及各种宝物等。宝尔汗佛塔造型为八大佛塔中的“菩提塔”式样。宝尔汗佛塔饰有眼光门火焰形券龛,塔刹塔基四面饰有佛眼,代表佛的双眼在时刻注视着世上的万物。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文化内涵,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2006年5月26日,宝尔汗佛塔修建。佛塔的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民间募捐。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副院长龙多·丹增荣波活佛,亲自为佛塔选址、制定设计施工方案,并选派多名高僧参与建设工作。<div>2008年2月14日,宝尔汗佛塔建成并举行了开光仪式。龙多活佛按照佛教仪规,亲自主持了塔内圣物的装藏和隆重的开光法会。 </div> 宝尔汗佛塔造型为八大佛塔中的“菩提塔”式样。宝尔汗佛塔肚饰有眼光门火焰形券龛。塔刹由基座、十三天、圆盘和刹顶组成。基座,是塔刹和塔身之间的过渡,四面饰有佛眼。代表佛的双眼在时刻注视着世上的万物。十三天,即“相轮”,作圆形平面,是上小下大的圆锥体,表示“天”数的各层。十三天的顶上覆盖了一个圆盘,即“华盖”,垂有流苏。佛塔以日月、火焰为刹顶。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文化内涵,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尔汗佛塔装藏有龙多·丹增荣波活佛赠送的释迦牟尼佛脑、骨、血舍利和阿难尊者、优波离尊者、舍利佛尊者等十大阿罗汉的舍利。<div>宝尔汗佛塔封藏供奉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各类佛像2000余尊,藏文版《大藏经》1100部、《大手印》2000套、《药师经》10000套、《地藏经》3000套、《大圆满》2000套、《弥陀经》2000套、《阿弥陀经》10000套、清代乾隆年间汉文版的《大藏经》13部。</div><div>每天都有许多的信众在此转塔。</div><div>转山转水间, 寻觅心灵的净土, 每一步都是修行, 每一念都是领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