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部扎根陇东的文史沉思录</b></div> 2025年3月,甘肃学者岳中峰先生的文史随笔集《耕读杂俎》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这部凝结作者数十年教研心血的著作,以庆阳为支点,撬动对文学、历史与教育的多维思考。<br>作者与内容特色<br><b>【学者底色】</b>作者岳中峰系庆阳籍文史专家,深耕中学文史教研领域多年,其研究兼具学院派的严谨与教育者的实践视角。三重维度<br><b>【文本细读】</b>对经典文学作品与地方作家创作的赏析,如《〈豳风·七月〉中的先周农耕文明密码》等篇目;<br><b>【教学思辨】</b>针对初高中语文、历史教材的解读及教学法创新建议;<br><b>【历史叩问】</b>聚焦陇东历史人物(如傅玄、李梦阳)及文化现象,揭示庆阳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独特坐标。<br><b>【乡土情怀】</b>全书28篇文章中,《北石窟寺造像艺术与丝路文化交流》《庆阳香包的非遗传承困境》等11篇专论本土文化,体现"以学术反哺桑梓"的自觉。<br>学术价值与读者定位<br> 该书以"论从史出、文史互证"为方法论,既有对《史记》叙事艺术的考辨,亦包含对历史教材中"王安石变法"表述的商榷。其跨学科视野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既为专业研究者提供新思路,亦适合大众读者窥见文史研究的生动面相。(文/李政)<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