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54) 利共享,险共担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曹洪嶺</span></p> <p class="ql-block">韦诞、钟繇同为三国时期的魏国大臣、书法家。韦诞擅长草书与制墨,著有《笔经》以及《韦诞集》三十卷。钟繇擅长隶书、楷书、行书,被誉为“正书之祖”。</p><p class="ql-block">据说曹操曾与韦钟二人一起畅论笔法。韦诞所言,明显高出一筹。为什么?概因大书家蔡邕之《笔势论》,被韦诞所得。眼红心痒的钟繇非要借来看看不可,而至宝在手的韦诞坚决不给。更决绝的是,韦诞不仅不借给钟繇,而且死后还让儿子埋到墓地里去了。</p><p class="ql-block">宋代林逋《省心录》有曰:“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意谓利益可以共享而不可以独占,出谋划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韦诞的做法,无疑是典型的对利益的独占,而非共享。</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善于利益共享的人,往往能赢“利”;而工于利益独占的人,往往容易失“利”。晚清重臣曾国藩带领湘军作战,通过高薪政策让湘军将士共享战功和财富,最终打造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也通过让功于人、弟弟辞职、裁撤湘军等利益分享举动,打消了朝廷的猜疑与顾虑。相反,春秋时期宋国将领华元不愿意与车夫分食羊肉,结果作战时被车夫直接拉入敌阵而做了俘虏。</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地篇》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为什么两个有世仇国家的人在一只船上,遇到风时会像左右手那样,相互救援呢?理由很简单:为了“活下来”这个共同目标。如果没有共同的利益,双方就不可能放弃前嫌,携起手来化解面临的风险。</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凡事总是利与害相织,或者说利益与风险并存,利益独占的结果必然是风险独担。一个愿意为别人分享利益的人,才会有人愿意与其分担风险。企业发展实行股份制,最大的动力就来自利益共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风险共担,而且“共享”与“共担”是相辅相承的。</p><p class="ql-block">职场上,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要有分享意识、分享胸怀、分享智慧。什么时候都应谨记:一个人好处占尽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利益分享的越多,心理得到平衡的人就越多,“眼红”你、嫉妒你、挖你墙角的人就越少,你承受的压力与风险也就越小。</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