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75年7月高中毕业,由“知青办”的安排,到距我家3公里的天宫村10队当知青。生产队每天工分男劳力值10分,女劳力6分。年底决算,每10个工分值0.81元。我刚到生产队,不懂农活,安排给女社员一起劳动也就是每天6个工分。也就是说,我劳动一天,报酬约0.5元,截止年底,生产队分红,我分约200斤黄谷,150余元现金。由于吃住在家,这也算纯收入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揣着生产队分红的150元巨款,像捧着金砖似的晃进供销社。当"上海"牌手表扣上手腕的刹那,仿佛连秒针滴答都带着泥土香。打那以后,田间地头成了我的秀场,割稻时故意甩动胳膊,让表链在阳光下闪成一道光。</p> <p class="ql-block">都说知青苦,可咱这只表比工分还金贵——它不光是时间的尺子,更是咱用200斤黄谷换来的时髦勋章。</p> <p class="ql-block">从此,日出而作的日子里多了个仪式:每隔半小时,我总得抬起手腕,让搪瓷缸碰出清脆的响声,顺便让全村人都瞅见这块会发光的"土地勋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安安95年工作后用几个月的工资花74元(附发票)“宝石花”牌手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