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七年级5班科学精神主题读书分享活动</h3> <h3> 三月春风暖,桃李竞芬芳。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七年级5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一场以“科学群星耀华夏,院士精神代代传—《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科学人生百年"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场读书分享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科学巨匠的报国丹心,更在少年岁月中播撒下科技强国的火种。<br></h3> <h3> 分享会开展前三个星期,班主任提前在家校群下发了«国之脊梁»电子版,让孩子们利用睡前阅读时间完成本书的阅读。<br> 活动伊始,班主任强海霞老师深情讲述:"程开甲院士用一生诠释了何谓'家国情怀——在罗布泊的漫天黄沙中,他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封锁,让蘑菇云腾空而起;在青蒿遍野的西南山区,他隐姓埋名二十载,铸就'核盾'护山河。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科书。”</h3> <h3>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分别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科学院士。<br> 勇攀高峰小组—李靖同学,她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描绘程开甲院士"从英伦学子到核试验总指挥"的传奇:“1950年,程爷爷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的优渥条件,带着800多页的研究资料踏上归国邮轮。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开启长达二十余载戈壁滩生活。面对苏联专家对数据的质疑,程开甲带领团队在零下30℃的试验场连续奋战72小时,通过创新的'地球物理场诊断法'验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在没有先进计算机的情况下,他们凭借算盘和计算尺,攻克了原子弹起爆参数的计算难题,展现了科学家的智慧与毅力。”</h3> <h3> 孩子们通过分享发生在院士们身上的普通小事情,大家感悟到了院士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而后,纷纷踊跃举手发表感想。<br> 大家除了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位科学院士,老师还提前要求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一些院士语录,并让他们有感情的朗读并且发表自己当下的感想。<br>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br>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 钱三强<br> 要提倡独立思考。老话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形容人的求知欲旺盛,如果把它理解为不要独立思考,什么都从头问到底,那就错了。—— 卢嘉锡<br>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br> 脑子里应多存放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想不通就去想另一个,有机会就去请教别人,这样才能进步快。——王淦昌<br> 有多深的根基,才能建成多高的建筑物。——俞大绂</h3> <h3> 分享会的最后,孩子们以“畅想科技”为主题,利用科技元素,描绘未来世界。</h3> <h3>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透过院士们的生平,看到了理想的力量、奉献的价值,在心底种下了为科学拼搏、为国家奋进的种子。在交流中,大家深刻反思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爱国之情和责任意识油然而生。希望这次分享活动能够激励更多学生以院士为灯塔,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在新时代浪潮中,勇挑民族复兴重担,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辉煌未来添砖加瓦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