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榆钱

知秋

<p class="ql-block">  中午食堂吃饭明明看着俩女同事吃完一起走的,可是当我放下饭盒出来遛弯时却发现她俩才往回走。一问才知道她俩去摘榆钱了。问哪有榆钱,她们指指身后不远处路边。我就纳闷了,天天出来遛弯咋没注意有榆树呢?机务段门口有一棵两搂多粗大杨树外其余没别的大树?继续前行三十多步一座二层小楼南边在线路斜坡上还真有棵榆树呢。只是野生的榆树没人修剪不成器,乱蓬蓬的,满树都是绿油油榆钱。难怪那天看到小楼下水道口有几片榆钱还以为是他们自己带来的呢。原来我们天天路过居然熟视无睹。其实也并不是这样,只是没注意它是棵榆树而已。媳妇那天就说让我摘点榆钱来吃,可是小区门口附近那三棵榆树周围凡是能伸手够到的地方早已被路人秃噜光了,除非爬树去摘。</p> <p class="ql-block">  本来散步到第三道栏杆的,为了摘榆钱我便缩短行程,刚过第二道栏杆就折返了。路边还找半截竹竿,捡一段旧钢丝,缠绕在竹竿头上当钩杆用。口袋里那个盛水果方便袋太小,还是回去拿个袋子吧。为了节省时间我还骑车子过来,把早晨带来的敞口手提纸袋拿来,停好车子就迫不及待的来到坡道上。试试榆钱也不好摘,能伸手够到的没几枝,还得借助简易钩杆的力量。于是把钩杆举起来挂在那枝比较茂盛的树枝上用力一挂,往怀里一带,树枝便能够到。榆钱一串串的,翠绿,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我也是好几年没摘过了。可以用手直接撸下来放包里。路边榆树上有层尘土在所难免的,要不我也可以打打馋虫。小时候没少爬树摘榆钱吃。最惊险的一次是十二岁时脚下踩一根树枝,左手挎着篮子抓头顶上树枝,右手撸榆钱。忽然“咔嚓一声”吓得我魂飞魄散,浑身汗水“哗”一下子就出来了,原来是脚底下树枝被踩断!幸亏我左手抓那根树枝呢。从小我就很瘦,体重刚五十来斤,才不至于坠落到十来米树下。我小心翼翼倒退回到主枝上赶紧出溜下来落地了这才长出一口气。好像从那年以后就再也没上树摘过榆钱。</p> <p class="ql-block">  榆钱可以做咸胡豆粥喝,可以蒸窝窝头吃,还可以加点面粉蒸布拉子吃,更可以生吃。在那个特殊年代榆树也养活过不少人。它的树皮、树叶、榆钱更是成了救命的稻草。母亲曾经说一辈子不吃都不想它。而现在榆钱却成难寻之物,如果不是山区或者农村来人兜售几乎买不到,成了稀罕物。我们一直拿榆钱当难得的美食,一季子下来都要尝下鲜。这不,下班回家我可以给媳妇一个惊喜了!</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313篇,加精818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3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712篇,今日头条发布782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6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9月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